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342章 朝堂三兩事

    看著葉安認真的語氣,範子淵卻道:“非也,土豆不適合在冬日裡種植,但地瓜卻在司農寺的官田中長勢不錯,早一步推廣便早一步惠及百姓,還請葉候不可懈怠…………若葉候願意,範某可為助力,不居功,不爭搶…………”

    範子淵語氣頗為真誠,但葉安卻打斷他的話頭:“我葉安做事不會搶佔別人的功勞,也不擔心別人搶佔我的,只是你可否想過,司農寺的官田中能在隆冬種出地瓜,那百姓家的田地便也能種出地瓜了嗎?”

    突然拋出的問題讓範子淵微微一愣,隨即皺眉道:“司農寺的官田乃是東京城郊除了皇家土地之外最好的了,且一年四季皆有照看,至於民田,這…………範某倒是真的不知了。”

    葉安笑了笑:“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禍之所伏,這不是在說禍福間的關係,相反這是在告訴我們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所以你現在要做的是收集更多的實例!”

    “收集實例?!”範子淵看著葉安有些莫名其妙,完全不明白他在說什麼。

    葉安嘆了口氣:“農乃國之本,土地裡的東西就是農人的命根子,這一點你應該比我清楚,你只是在司農寺的官田中得到了種植結果,可卻不知在其他的土地中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也不知這結果對於農人來說是好是壞,即便是知道了結果又如何,你知道土豆和地瓜的推廣對市場,對糧商,對北方百姓和南方百姓各會產生怎樣的衝擊嗎?更別提還有其他附屬連帶產業了。”

    先進的思想一旦出現,便會打破人的僵硬思維,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在跨過那臨門一腳後,人便會發現原來自己不過是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裡轉悠了很久,等跨出這個圈子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來如此之大!

    學者型官員的好處便立刻從範子淵的身上體現出來,震驚許久之後躬身道:“還請葉候不吝賜教!”

    葉安看了一眼日頭嘆了口氣:“我要說的東西可能有很多,可能有些你根本就聽不懂,不能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明年開始推廣土豆和地瓜,那麼這兩種產量極高的糧食出現會不會影響百姓們的種植?是不是稻米和和小麥的種植便少了?這樣一來豈不是提升了稻米和小麥的價格?”

    在這個問題上範子淵顯然是有所準備的:“這是自然,但土豆和地瓜口味不錯,又能果腹又能當菜,百姓皆可實之,便是舍了稻米和麥子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