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418章 “家學”與儒學

    葉安看了看御座之上的劉娥以及小皇帝趙禎,微微一笑道:“原本是不打算把家學中的儒學之道拿出來顯擺的,我家長輩對此常說錦繡腹中氣自華,顯露於人不如花。”

    “哈哈,雖說通俗了些,但卻是這個道理,未曾想長生的家學居然還有如此內斂之處啊!”王曾笑眯眯地在邊上開口,只是語氣中多為調侃,並且掃了一眼王欽若。

    傻子都知道這是在點葉安,告訴他曉王欽若的不好對付。

    只可惜他並不知道,葉安今日就是要一鳴驚人的,王曾想讓自己避免中了王欽若的圈套,顯然是認定王欽若的學識極好。

    至於呂夷簡還是在那裡笑眯眯地看著,一言不發,說實話在葉安看來這才是真正有城府的人,咬人的狗很少張嘴啊!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子曰:仁者愛人。此為亞聖之推重,儒董仲舒承其說,將“仁義”作儒家之要義,精神之所在,命運之所繫與禮、智、信合稱為“五常”,此“五常”乃貫穿於漢家數百年的倫理之所在。”

    葉安完全是衝著趙禎說的,一邊說一般在殿中渡步,就像是在資善堂中對趙禎授課一般。

    這份從容,這份淡定,這份自信便是十來歲的少年人所不可能擁有的,葉安的風度翩翩,侃侃而談給在場眾人一種別樣的衝擊力。

    人都是喜歡美好事物的,所以當葉安這個風度翩翩的少年郎準確甚至有些超脫在場眾人預估地講出他所認為的儒學大道時,在短短一瞬間便贏得了眾人的好感和認同感。

    “我家長輩曾說過:修養自身品德就要遵循天下的大道,遵循天下的大道取決於人的仁義之心。這便是儒學之精要所在。故,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者愛人,仁者無敵。”

    葉安拋出的觀點得到了王曾和呂夷簡的認同,即便是想要挑出毛病的王欽若也是微微點頭。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主張對百姓“道之以德,齊之以理”,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人們的道德………………”

    葉安當然能夠做到侃侃而談,這些東西都是他從後世所獲得的,他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儒學教育,但已經把儒學揣摩,研究數千年的經驗,道理在後世非常的容易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