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437章 劉娥的召見

    風車這東西已經算是不錯的發明了,葉安提出了一個設想,於是趙禎和李端懿年兩個人便用自己的智慧把他們付諸實踐。

    當然對於大宋的百姓來說,其實風車的的效果並不理想,或是對一部分需要風車的百姓來說,作用並不大。

    風車最需要的是風,之所以在“荷蘭”那麼流行是因為那裡風大地廣,荷蘭座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風帶,一年四季盛吹西風。同時它瀕臨大西洋,海陸風長年不息。相比之下,中國的“河南”且並非在風帶上,也沒有海風的吹拂。

    但相比輪式風車,古老的漢家百姓就已經發明瞭立式風車,那是一種類似於船帆一樣的風車,並且將作監就有!

    將作監的匠人小心的把立式風車裝在宮中的後苑水塘邊,因為對面的趙禎和陳琳等人臉色實在不好看,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立式風車更加符合華夏的國情。

    所謂立式風車就是用六扇船帆一樣的扇葉與中軸平行豎著放置,巨大的風帆式扇葉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利用風能,這對不時常有大風的地方百姓有更大的好處,和利用率,葉安不得不感嘆華夏智慧的先進性,和因地制宜。

    “以風帆數扇驅動翻車,去澤水以便栽種。這便是風輪的作用,官家您這個風車也做得也是極好…………”

    相比在把水澆灌的飛快的立式風車,趙禎和李端懿發明的風車就要緩慢得多,不禁讓倆個孩子臉紅。

    這是他們第一次利用格物所做出的成果,但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將作監主簿杜渥看著正把池水緩緩翻動到溝渠之中的輪式風車有些激動的說:“官家,這風輪乃是家父杜鎬所作,但相對笨重所用之料也甚多。您的風車用料少,雖慢,但貴在持久,易於修繕啊!”

    趙禎微微有些驚訝道:“杜鎬?那個“杜萬卷”?”

    杜渥連道不敢,而趙禎卻道:“大娘娘常常說他博文強記,先帝閣中每得異書,多向他諮詢。他凡所檢閱,告訴書吏:某事、某書在某卷某行,檢之,無一差誤,人頌其為“杜萬卷”。沒想到他居然還有這般發明,當真讓人驚歎啊!”

    葉安也算是漲了見識,之前他只是知曉中國也有風車,但那是在明代的記載,沒想到在宋代就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