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油條熱乾麵 作品

第171章 逼宮政變

“高大人。”

隆慶皇帝先是喊人,停頓數個呼吸後,才似笑非笑地說道:“你要不要看看,給朕也封個什麼官兒噹噹?”

“陛下,臣、臣絕無此言啊!”

高渤連忙解釋道:“臣下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說出這種話來,嚴大人這是瘋了,他想用這種栽贓陷害的方式,來掩蓋他貪贓枉法的事實!

“去年,他們工部光是修戰船,就花費上千萬兩銀子,結果最後就造出來四艘船,給的藉口,是出海的時候沉了!

“這一沉就是十艘,這不是騙傻子的話嗎?

“還有前年修賀州運河,也是他們負責的,結果修好不到半年,就被一場洪水沖垮!

“還有南方的絲絹案……

“如此種種!

“臣敢打賭!嚴大人家中的銀子,只怕是比我大盛朝的國庫都要多!”

“你放屁!”

嚴茂興絲毫不顧斯文,在朝堂之上破口大罵:“你說的這些,每一條損耗都寫的都清清楚楚,對得上帳!”

“是啊,對得上。”

高渤冷哼道:“查糧倉就起火,查土地就死人,怎麼可能會對不上?”

“高大人,你休要血口噴人,顧左右而言他!”

嚴茂興意識到話題偏移,急忙說道:“今日我等再議論是誰行刺謀逆!”

“父皇!”

八皇子齊王開口:“兒臣忽然想到一個可怕的事情!如今父皇和一眾文武大臣都在紫薇山,負責衛戍的兵力主要有三,孟將軍的鎮東軍,虎賁軍,和金吾衛!在這種情況下,高大人拉攏孟將軍的鎮東軍,意欲何為啊!真要是讓高大人成功的話,他一聲令下,豈、豈不是十萬大軍就能包圍紫薇山!”

“朕聽明白了。”

隆慶皇帝睜開雙目,他身子微微前傾:“你們是不是想說,朕的兒子想殺朕?”

此話出口的瞬間。

方才還熱鬧非凡的養心殿,一下子安靜的落針可聞。

這話。

一群的大臣可不敢說。

“父皇。”

這時,齊王開口道:“其實,這件事情也未必跟大哥有直接的關係,兒臣和四哥,都相信大哥絕對沒有謀逆的心思!”

“對對對。”

秦王附和道:“嚴大人,你也不要太過激進,太子殿下以仁孝治天下,他是斷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悖逆天理之事的!只是……”

他頓了下,“但大哥手底下管著的人太多太雜,就算太子殿下沒這個心思,他手底下的人未必沒有這個意思!”

“四哥說的好!”

齊王跟他一唱一和:“這些人居心叵測,自己想在朝廷上更進一步,就瞞著太子殿下胡作非為!”

“說的就是你,高渤!”

嚴茂興絲毫不拐彎抹角:“高大人不僅僅想當內閣首輔,他甚至曾經在酒醉過後,放話想要讓我大盛朝恢復相制,他想當宰相!

“只是想不到……

“他狼子野心到此種地步,竟然連這種手段都用出來了!

“這不僅僅是謀逆,也是在陷太子殿下於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真該千刀萬剮,最後再五馬分屍!”

隆慶皇帝聽著喋喋不休的狀告,手裡慢慢地翻閱著彈劾兵部尚書高渤的摺子,最後統統往前一拋,灑落得滿地都是。

“陛下!”

“陛下息怒啊!”

群臣重新叩首,額頭緊緊貼在地面,只聽得耳邊傳來不怒自威的悠長雄渾的聲音。

“紫薇封禪,本來是我大盛朝百年來的頭等喜事,怎麼就被你們搞成這副樣子。”

“一會兒是朕的兒子要殺朕,一會兒又是朕的愛卿要殺朕,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多人要殺朕?還是說,朕真的就這麼不堪?”

“陛下息怒啊,臣等絕對沒有這個意思!”

嚴茂興解釋道:“臣等只是想剷除奸佞,還我大盛朝廷一個朗朗乾坤吶!”

“陛下。”

高渤不甘示弱地說道:“究竟誰是奸佞,只需要去家中一查便知……”

兩人雖然還在爭論。

但是隨著皇帝的發話,聲音愈來愈小,不敢再大聲喧譁。

“諸位大人,不要再吵了。”

掌印太監黃鴻開口,語氣中帶著警告的意味:“今日之事究竟如何,陛下自有聖斷,不是你們說什麼就是什麼的。”

嚴茂興,高渤立即閉嘴。

只見一襲道袍的隆慶皇帝,緩緩從龍椅上站起,恰巧一陣清風颳進殿內,吹得長袍鼓盪,鬍鬚飄飄,他沒有急著給出結果,而是念誦起詩詞:“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雲在青天水在瓶!

“你們這些人,有些是水有些是雲。

“奸佞?”

他揮動拂塵,目光在百官身上一一掃過,繼續說道:

“哪裡來的奸佞?

“在朕眼裡,你們沒有奸佞,都是忠臣,無非是所做的事情不同罷了,在朝堂之上爭來爭去,像個什麼樣子?

“朕的兒子要殺朕,朕打死也不信。

“高渤要殺朕,朕也不信。”

“陛下,明鑑!”

高渤五體投體。

“不過你們有一點說的是對的。”

隆慶皇帝看著不斷咳嗽的太子:“太子殿下監國多年,累壞了身子,朕聽說現在每天喝的藥比吃得糧食都要多,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從今日起,監國的擔子,太子就先放一放吧。

“太子爺,你意下如何?”

“全憑父皇吩咐!”

太子沒有半句反駁。

一場朝堂爭鋒。

到此,基本上落錘定音。

表面上看

皇帝沒有直接給此次刺殺嫌疑最大的太子定罪,但還是拿掉其監國的位子,對於秦王、齊王來說,算是大功告成。

安靜看戲的陳三石,注意到到一個問題。

太子和其他幾位王爺的矛盾不是一日兩日,有兩位王爺甚至遭遇永久圈禁,秦王和齊王也一直低著頭做人,好幾年都躲在封地不敢回京。

直到最近兩年。

也就是雲州十日之後。

秦王和齊王的勢力,一夜之間變得壯大起來,能夠在朝堂之上說得上話,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能夠有這個能力的,怕是隻有老皇帝了。

四十年前,隆慶修道,只在內閣開小會,幾乎不上朝。

四十年後,隆慶出關。

可是太子的黨羽已然遍佈朝堂,上至朝廷大員,下至縣城的芝麻官。

就比如當初的向庭春,就相當於是太子一脈最末端的底層。

太子的控制力,已然來到此等地步。

真要是造反成功,江山不會出現任何動盪,會平穩到極致的完成過渡。

隆慶皇帝能忍嗎?

他想收回權力的最好辦法,自然就是直接換太子。

說白了,卸磨殺驢。

但這種事情,他自然不會親自動手。

於是乎,秦王和齊王自然成為達到目的的最好工具。

但是……

今日這場刺殺,還是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

李恭不太像是皇帝派來的。

當時的情況,只差一點點,就能夠逼皇帝出手,顯然是來真的,更別說死的好幾個老臣外加一個七皇子,皇帝老兒,是真的憤怒。

他沒有大吼大叫,但每個人都聽得出來語氣重的帝王怒意。

也正因此。

更不像是秦王、齊王派出來的。

他們真要是敢用如此粗糙的手段,只會給皇帝留下壞印象,即便沒有證據,太子倒臺後只怕也輪不到他們兩個人。

事實上,這種壞印象,大概率已經在皇帝腦海中留下。

太子……

就更不可能了。

他圖個啥,明知道單純武聖殺不死皇帝,還來這麼一出,上來就把監國的位子玩丟,圖個什麼?

還有第三方啊……

誰獲利,誰就有嫌疑!

陳三石的腦子裡,漸漸浮現出一個人的名字。

好一招攪混水!

“報——”

“急報——”

一封來自邊境的戰報層層傳遞,最後由守在養心殿門外的太監呈遞到龍椅前。

“告訴他們吧。”

隆慶皇帝輕輕掃過,就拿給身邊的太監。

“東境來報。”

黃鴻念道:“負責鎮守遙州邊境玉山府的詹臺明起兵謀反,和慶國邊軍裡應外合,糾集八萬大軍,準備反攻凌州,直撲紫薇山!”

“轟隆!”

這道戰報,好似一道晴天霹靂打在眾人身上。

詹臺明!

此人本來是金吾衛中的一名主將。

在凌州開戰之後,就把他派到東邊來當孟去疾的副將,讓二人揚長補短。

戰事結束之後。

詹臺明就負責坐鎮邊境。

他……

怎麼會謀反?

“這、這可如何是好?”

群人再度陷入慌亂之中。

“一旦讓他們打進來,凌州境內就再也無險可依,一路暢通無阻,紫薇山危矣!”

“怎麼會這樣!”

“詹臺明將軍,可是金吾衛出來的人啊!”

“他此次立下戰功,馬上就要接受封賞,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叛國?根本就不符合邏輯!”

“……”

“如今~”

黃鴻繼續說道:“其餘兩府的人已經把他們攔住,但是兵力不足,希望朝廷至少抽調兩萬人前往邊境馳援。”

三萬!

東境之地,大盛如今有十幾萬大軍……

但,那是分散在三州各地的!

剛剛收復三州,每個重要的府城都需要大量的兵馬來維護穩定,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抽調出來,最快的方法還是凌州境內。

孟去疾手裡還有兩萬鎮東軍,虎賁軍還有兩萬,再加上五千金吾衛和三千玄甲軍。

這裡是孟去疾的地盤。

正常來講,他需要立馬帶兵過去鎮壓。

不管慶國是用什麼手段和條件引誘玉山府的守軍造反,裡面終究是有孟去疾的舊部,包括其餘抵抗的兩府也都是他的部下。

派孟去疾立即前往是最優解。

可這樣的話……

就會造成一個局面。

紫薇山。

只剩下太子的虎賁軍!

這樣以來,就真成了太子的天下!

如果說,先前還有些官員認為太子造反是無稽之談的話,那麼此時此刻,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

詹臺明是京城的金吾衛出身!

也就是說,太子是有機會買通他,然後親手捏造出眼前的戲碼。

目的。

就是把鎮東軍全部調走!

“這可如何是好?”

“該派誰去?”

“……”

兵部尚書高渤提議道:“自然是派孟將軍去最為合適。”

“陛下,臣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