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一零七章 出奇

    熟親熟遠,這便是仁者見仁了。

    存了要把朝鮮的見聞和制度,效仿採風成書,叫朝中知朝鮮國之骨的想法後,他便趁著自己繼續逗留釜山的時間,忙碌起來。

    或是交訪當地大族,或是詢問來做事的奴婢勞工,或問制度、或問田畝。

    與此同時。

    一艘快船帶著趙百泉的奏摺、饅頭給海軍主將李欗的軍書、八萬兩白銀,快速朝著威海航行。

    幾無停滯,當天快船便從威海起航前往天津,快馬入京。

    不多久,釜山這邊就接到了朝廷的命令。

    先是表彰了一下海軍的作戰,表揚了一下趙百泉和海軍勸降對馬守一事“頗識大體”,又特賜銀八千兩犒賞海軍,可直接從八萬兩銀中取。

    皇帝也寫了聖旨,保證宗義如的私產不可劫掠,叫海軍速速將其送入京城,朝覲皇帝。

    而樞密院這邊,也給海軍下達了新的命令。

    樞密院這邊的命令,也是先表揚了一下海軍在對馬的作為,認為對馬這地方不宜作為大營,只可作為前哨,不留太多兵卒是對的。

    表揚之後,便是命令。

    要求海軍再增派四艘戰艦,四艘戰艦組成第二分艦隊。釜山港口和簡易炮臺的建設,必須儘快完工。

    第一分艦隊持續騷擾九州島,偵查襲擾,繪製地圖,效仿當年倭寇事,上岸溜達溜達,大軍來了就乘船跑路。

    第二分艦隊抵達釜山後,暫時休整,待釜山軍營存糧大致完成,則攻佔隱歧島,偵查日本北部沿岸的佈防情況,重點是若狹國的小濱城。

    很快,第二分艦隊的四艘戰艦在陳青海的指揮下來到了釜山,停靠補給之後,兩支分艦隊的艦長以上級別的軍官們悶在船上,開了個海軍內部的密會。

    隱歧島孤懸海外,距離釜山在海軍看來不太遠。這破島就是個流放地,檢地之後的石高,也就5000,連萬石都沒到。

    沒有海軍的話,這破地方毫無意義。有海軍的話,這地方就頗為重要,直接威脅到日本的中部。

    海軍內很清楚樞密院的命令,以隱歧島作為中轉,真正的目標是若狹的小濱。

    一旦攻下,距離日本的“京城”平安京就只有不到二百里了。

    很明顯,樞密院是希望“威脅敵之所必救”,將促使日本分為數個兵團以便各個擊破的想法貫徹到底。

    廟算到了這一步,促使日本分兵據守,大軍攻佔九州島,這是最穩妥的方案。

    但海軍內部,一直以來都是有一些大膽想法的。

    陳青海作為第二分艦隊的主將,主動提起了這個海軍內部的大膽想法。

    “昔年,鄧艾偷渡陰平,一舉而下成都,遂成驚世之大功。若魏延之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

    “小濱若能一鼓而下,以四五千兵馬,直插倭國王城。”

    “若成,則不世之功。”

    “若不成,則亦可驚動倭國,迫使調動兵力,別處空虛,自若狹之外,處處皆可一鼓而下,配合北邊的杜鋒,將倭國徹底攪個天翻地覆。”

    “倭國的國王,縱然不像後主一般投降,而是悄然跑路,可也不怕。攻下倭國王城,也足以震動。”

    “我看,此番偵查,另有說法。”

    這個想法,在海軍內部是有一定共識的。

    土佐一戰,導致海軍的軍官們在陸戰上自信心爆棚,認為四千人足以縱橫。

    戰略上的機動,海航術的進步,讓他們可以在速度上數倍於倭人;戰術上的機動,拿出最精銳的陸戰隊和陸軍的幾個青州軍底子的營,配上部分騎兵,那也是全然不懼。

    四千人的精銳,不過數日,就能從小濱跑到日本的王城。

    雖然這不是江戶,但確實是日本不可失之處。這裡要是丟了,哪怕日本國王跑路了,合約就可以直接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