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十三章 鄱陽湖

 相傳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有一次朱元璋敗退湖邊,湖水擋住去路,湖邊破舟,無舵難行。險急關頭,忽有一隻巨黿游來,搭救朱元璋渡湖。朱元璋奪得天下後,不忘舊恩,封巨黿為“元將軍”,在湖邊建“定江王廟”,百姓稱為“老爺廟”。老爺廟的設計相當精妙,整個建築正處在落星山的東西線的上下正中,三角形廟體的三個直角和平面錐相等,毫釐不差。這使得人們無論站在哪個方向都始終與老爺廟面對面。走進廟門,一隻巨黿趴地,四趾伸展,揹負丈餘高、三尺寬、一尺厚的千斤大石碑,上面朱元璋筆書寫“加封顯應元將軍”7個金字,熠熠生輝。古往今來,民間傳說就是這隻千斤黿精興妖作怪。為此,船隻行經這裡,船工們都要上岸焚香燒紙,殺牲畜祭奠。

 還有人說,老爺廟的底下通往一個神秘的黑洞,疑似鄱陽湖裡居住著一隻湖怪。1970年初夏,傳聞有人在這一帶水域裡看到神奇的怪物,目擊者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把。有的說如同一條白龍,有的說像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眼睛……一旦“湖怪”出現,鄱陽湖上空必是風雨雷電同來,風嘯聲震耳欲聾,而鄱陽湖內也如翻江倒海一般。黑夜裡,湖面上空會閃爍著巨大的光圈,附近老百姓家的井裡,也會發出奇怪的聲響……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林陽可不這麼認為。

 1984年9月,jx省組成探險隊深入兇險水域——老爺廟水域考察。這支考察探險隊由自然、氣象、地質專家和有關科研人員組成,對鄱陽湖“魔鬼三角”水域進行全面的考察和探測。首先,考察隊在老爺廟東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內,建立了三座氣象觀測站,以測試老爺廟周圍地勢、風力等諸多自然環境因素。經過一系列的考察鄱陽湖魔鬼三角,對當地漁民的走訪,得出了這樣的特點:這裡的風暴眨眼間就來,狂風惡浪持續時間短,從濃黑的霧氣瀰漫、滾滾濁流吞噬船隻到湖面上風平浪靜,也就僅僅幾分鐘;狂浪撲來時,伴有風雨、怪嘯和船體的碎裂聲,四周黑氣沉沉,難辨五指,沉船事故就是在沒有任何先兆,船上的人幾乎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遇狂濤巨浪造成船翻人亡。

 考察隊經過多次測算、反覆查閱沉船事故記錄,發現老爺廟沉船事故多發生於每年春天的三四月,在這個時候,無論白天或夜晚,過往船隻常面臨被巨浪吞沒的危險。另外,出事的當天,往往天氣很好,晴空麗日,藍天白天,或皓月當空、繁星點點。而在陰雨天卻從未發生沉船事件,這似乎成了謎中之謎。考察隊員們百思不得其解。

 考察隊又對“魔鬼三角”水域底下搜尋了方圓十幾公里,沒發現任何異常。老爺廟水域水深一般在三十多米,最深處為四十米左右。湖底除了各種大大小小的魚蚌外,未發現任何沉船,甚至連一船骸都未曾發現。那麼千年來在這裡沉沒的千餘艘大小船隻,都去了哪裡?考察隊員陷入迷惑之中。

 為了解開老爺廟水域神秘沉船之謎,jx省氣象科研人員組成了專門的科研小組,在老爺廟附近設立了三座氣象觀測站,對該水域的氣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觀測研究。從蒐集到的20多萬個原始氣象數據看,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的一個少有的大風區。老爺廟水域的最大風力達8級,風速可達每小時六七十公里,冠鄱陽湖,乃jx省之首。全年平均兩天中就有一天屬大風日,也就是說每兩天就有一天風力達到6級。從當地歷史上保存的氣象資料中,已顯示出這塊水域的大風頻繁在歷史上就存在。

 那麼,老爺廟水域的大風何以如此之大,且持續時間長呢?

 在一年的觀測中,科研人員沒有發現有其他神秘之物的作用,卻發現風景秀麗的廬山充當了大風的“罪魁禍首”。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15公里,最窄處僅有3公里。而這3公里的水面就位於老爺廟附近。在這條全長24公里水域的西北面,聳立著“奇秀甲天下”的廬山。廬山海拔1400多米,其走向與老爺廟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離鄱陽湖平均距離僅5公里。廬山東南峰巒為風速加快提供了天然條件。當氣流自北面南下時,即刮北風時廬山的東南面峰帟使氣流受到壓縮。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氣流的加速由此開始,當流向僅寬約3公里的老爺廟處時,風速達到最大值,狂風怒吼著撲來。就如同我們在空曠的地帶沒有感覺,而經過狹窄的小巷頓感風陣陣吹來一樣,“狹管效應”的結果加快了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