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盛世番外

 康泰五年。 

 大離朝迎來空前絕後的盛世,商業繁榮,糧食充足,不知不覺版圖也擴大了一些,萬邦來朝。 

 百姓不再為飢餓所困,安居樂業,路不拾遺。 

 對於廣大百姓來說,能吃飽穿暖便要燒高香了,從未想過大富大貴。 

 然而繁榮的商業總能給他們帶來賺錢的機會,生活也逐漸變得富裕。 

 百姓們腰包鼓鼓,家有餘糧。那是從前做夢都想實現的生活。 

 他們對當今天子感恩戴德,讚美之詞不絕於耳。 

 上蒼庇佑,大離朝繼開國皇帝以來,終於又出了一位為百姓著想治國有方的好皇帝! 

 統治期間能出現如此繁榮盛世,當今天子的功績毋庸置疑…… 

 單說改革商業這一點,就能看出當年少年天子的魄力以及遠見卓識。 

 民間大江南北逐漸冒出了一些商團,顧名思義,是一堆商人組建的團隊。致力於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在政策的允許下,這些商團將生意做到了外邦,與外邦達成了緊密合作。 

 久而久之便對大離表示真心臣服。 

 這才導致萬邦來朝的繁榮景象。 

 百姓們不懂其中彎彎繞繞,只知道跟大離通商的那些外邦,都被無形中削弱了戰力。 

 一次打仗,大離不費吹灰之力將那異邦拿下。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 

 這難道就是曾經聖賢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殊不知,此時他們誇讚的皇帝陛下也沒有想到會有今日。 

 當初他被趕鴨子上架登上了那個位置,何其惶恐不安。 

 他上面有那麼多個厲害的哥哥,便從來沒有覬覦過那個位置。只想著以後當個富貴閒散王爺,一生錦衣玉食,便勝過人間無數。 

 誰能想到上面的皇兄們鬥了個你死我活,最後卻便宜了他。 

 之後蜀中一帶三年大旱,赤地千里,災情禍及無數百姓,幾乎影響了大半個大離為這次災情買單。 

 有些人蠢蠢欲動,大肆散佈謠言,擾亂民心。逼得年邁體衰的父皇一病不起,下了罪己詔,最終退位於他。 

 令他欣慰的是,蜀中的富商們都有罕見的“濟世之心”,不但沒有大肆發國難財魚肉百姓,反而自發地組織民團共同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