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春休 作品

第三十二章 暗語

 或許是被章天琳所述的大羅金仙證道之玄妙異相所震撼,或許是對兩位仙人跨越千年亦師徒亦道侶的情緣糾纏有感觸,滿堂眾人靈飛世外,彷彿石雕木塑,不言不動。

 只章天琳滿懷委曲傷心的質問聲,在堂間迴響。

 何鐵衣端坐座上,神色平靜,默然不言,他已大致確認,章天琳應該是在法會中受他說法所感,短暫地進入了法修的觀照狀態。

 法修修行,通過呼吸吐納,於吸收靈氣中,由靜而定,由淺定而入深定,從而滋養神魂,積蓄法力。

 不管法修哪一境,修為高低,這是日常功課。

 而在深定中,機緣巧合下會出現一種狀態,大大加速神魂的滋養和法力積蓄。法修前輩總結這一狀態的特徵,稱之為觀照。

 法修進入這一狀態後,定中會出現多種或連續或片斷,甚至就是單純主觀情緒化實物的紛繁眾相。

 前者如人做夢,時連時斷,完全掙脫時空限制。

 後者就多樣了,憤怒的雲,懷疑的風,寂寞的大海等等,修士觀到是雲,是風,是大海,卻也知道它們就是憤怒,懷疑,寂寞。

 兩者都是修士識海深處的未名照射投影到表層意識中來的,從而讓修士觀到。

 可以說觀照狀態是法修各境都追求的。歷代大能分門別類,總結下來,共十六種觀照相,簡稱十六觀。

 比如法修第二境種子境,薰染種子時,進入觀照狀態,就可大大提高薰染速度和種子質量,甚至可通過觀照中的特別的幾種觀相,定製特殊種子。

 修士所觀相,乃深處未名渾冥所照,此相非虛非實,非空也非色。

 章天琳在何鐵衣說他土的法會上,進入了觀照狀態,其所觀相,並非覺醒的前世記憶,而是其識海深處未名與外界說法共振的外現相。

 何鐵衣便從她的講述中,聽出了非虛非實來。她說述這個世界與經歷,明顯與他說法時所牽纏的世緣相關。那個他土六瑞本就是他結合地球與遊戲世界的兩者特徵而說,所以六瑞本身就非虛非實。

 但這些觀相一方面非實有,即不是實際發生過的,並非章天琳前世所歷;另一方面卻又非虛無,有些就明顯證明了她與自己確實本世有眾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