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春休 作品

第六十七章 靈儀與靈格

 “蓮池觀立觀幾十年,當然有賴凡修兩眾努力開拓之功,但若無靈脈靈物產出,也不可能從一片沼澤化為如今模樣。”

 “潼水上游漂流而下的靈植種子,還有靈獸,靈魚等,都成了蓮池觀的物產基業。”

 “具體感機如何,只有感機者自己知道。但我那弟子,尋根究底下去,也是潼水上游出身,算夫人同鄉。”

 雖說不要繞圈子,但何鐵衣還是儘量隱晦,點出此弟子應機之事可能與其出身有關。

 元情夫人聽出了何鐵衣不想破機的謹慎,她點頭道:“從那片地方出來的人和物,最大的機緣總脫不了那地的。”

 “聽說匯聚於太平口的三水中,潼水和汜水的源頭都在廣闊的不庭山脈。夫人可也是出身不庭山?”

 元情夫人搖頭道:“從此溯流而上,三四百里就出了丘陵地形,開始進入山地了。之後層層疊疊的山脈,漸次拔高,如一道道的圍牆,直入雲中的山峰比比皆是。這一整片都可稱為不庭山脈,聽聞東西綿延三千多里,南北大致分為三層,也有五六百里寬。”

 “我自小長大的地方叫羽人山,是不庭山脈的外圍小支脈。正是潼水衝出不庭山脈,進入丘陵的最後一站,立有羽人城,乃人口不下二十萬的大城。”

 何鐵衣有些吃驚,據他估計,環太湖這一圈五六十個城鎮,合一起頂多也就百來萬人。這不庭山脈支脈裡的一座城就二十萬人口了,著實繁盛。

 “其實,整個不庭山脈間,谷地,盆地,高山草原,不知凡幾。就我所知範圍內,只羽人城附近三百里內,就有三四座大城與它相當,無數散佈在山間的小城鎮根本排不上。”

 元情夫人見何鐵衣不太熟悉,細細介紹。

 半刻後,何鐵衣在心裡整理了一番得到的信息,道:“就人口,地域,還有物產而言,我們所處的太湖區域其實也算是不庭山脈的餘緒,一塊邊緣之地。連這太湖之水也大部分為不庭所出。”

 “卻也不能完全如此說。太湖區域所處的丘陵地帶,雖只三四百里方圓,卻是完整的法道十剎之一的普福寺教化之地。域內修真家族林立,修士眾多,但無論凡法,皆依附普福寺,乃正法昌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