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春休 作品

第八十章 尊證

 “近些年來,不止太湖普福寺,我長年遊化四方,寶雲院下的瓊臺雙林寺,飛來峰三相寺,其結緣法會的第三壇都必然會延情一到兩位傳度狂修作尊證師,幾成定製。”

 “甚至東方琉璃院地界,他們一直都嚴格遵循法道古意,以救生度亡為核心,其經義見地簡直獨出一類,凡是絲毫不合法道古意的,一概排斥為外道。我雖未親歷,但聽聞他們最近也允許狂修在琉璃地界傳法了。”

 元情夫人美目撲閃,出言道:“元情痴長些年歲,回想起來,確實如此。太湖也就最近四五次結緣法會,大家才對狂修為親教師或尊證師習慣了,甚至理所當然。其實之前那麼多年頭,別說狂修為尊證師,親見一位狂修都難,太湖絕大多數法觀都不接待遊化的狂修。”

 “狂修本就是我法道正脈,這是人所共認的,以往人數較少,現在行此道者逐漸多起來,所以請一兩位有道之狂修為尊證,也是應該之舉,這也不能說是我北方道風向南方轉變吧?”

 有人辯駁道。

 曇摩不緊不慢道:“非也。孫師弟有些言不由衷了。在座都是普福寺宗門和法修家族的精英弟子,箇中道理不難明白。”

 “北重實修,南崇經義。到底經義見地與實踐修證何者更能讓法修進境更快,道途更遠,各有爭論,但從發展之勢來看,北方高修紛紛南下,或駐修,或求法,蕭師弟之師練傳度師也是這大潮裡的一例也。”

 “諸位可仔細回想,相熟的傳度師出外遊歷時,是不是多往南方而去。為何?傳度師要破鏡立義,自然是新義迭出,法義辯爭最勝之南方為首選了。”

 他心平氣和,並無常見的論法犀利之態,反而娓娓道來,條分縷析,似說服又似徵求意見,實在打破了眾人對狂修的固有印象。

 但其實他言語間頗有鋒芒,直指孫樹生的言不由衷,並特意以蕭典之師父為例,只是因他態度誠懇,不帶情緒,所以讓聽者並不反感。

 元情夫人一改前半段的慵懶沉默,興致勃勃地道:“元情明白了。這是北方高修們感受到了南方的壓力,被動求變了。但是畢竟寶雲有寶雲的道風,所以便折中,先從結合狂修之道開始試驗。狂修畢竟也是法道一脈,又以立反義為根本,正好作刺激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