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李夔坐在庭院中的竹椅上,望著遠方,眼中滿是滄桑。他的腿疾已經讓他無法再奔走於朝廷與戰場之間,然而,他的內心依然熾熱如初。朝廷已經准予他告老還鄉,封他為龍圖閣待制,這對於他來說,既是榮譽,也是告別。

 “父親,孩兒今日又去國子監應試了。”李綱走到李夔的身邊,恭敬地說道。

 李夔轉過頭,看著這個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微笑著點頭:“綱兒,你的才華我向來都是知道的,應試結果如何?”

 “不負父親所望,孩兒又斬獲了頭籌。”李綱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李夔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好,好。你的才能連皇上都稱讚不已,特封你為進士預貢,這是你的榮耀,也是我們李家的榮耀。”

 李綱聽後,心中更是激動不已,但他也清楚,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的教導和期望。他深吸一口氣,恭敬地說道:“父親,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李夔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深沉:“綱兒,你知道嗎?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戰役,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挫折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心中有信念,有追求,就能戰勝一切。”

 李綱聽後,陷入了沉思。他明白,父親的話裡蘊含了深刻的哲理。他抬起頭,看著父親,堅定地說道:“父親,我明白了。無論將來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堅持下去,不會放棄。”

 李夔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好。這才是我的兒子,李家的兒郎。”

 兩人相對而坐,靜靜地品味著這一刻的寧靜與和諧。

 “父親,您曾經告訴我,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李綱突然開口,打破了沉默。

 李夔微微一愣,隨即笑道:“是的,綱兒。人生短暫,我們不能碌碌無為。要有所作為,就要有追求,有夢想。你的夢想是什麼?”

 李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道:“孩兒想要像父親一樣,為國家盡忠,為百姓謀福。”

 李夔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激動:“好,好。這就是我的好兒子。你要記住,無論將來你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李綱看著父親說道:“父親,儒家經典所說“好男兒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綱兒為母丁憂三年,現在想先齊家,您之前也答應過的,只是母親英年早逝,沒能見兒成人,現在還望父親大人成全。”

 李夔知道,自從自己回來,李綱從沒在自己面前問過張三的事,只是臉上再也沒有原來的燦爛笑容,即便丁憂期已滿,他還是按時往山裡跑,下雪,下雨耽誤幾天,他也要把沒去的樹補種上,現在整整一座山上都是他種下的松樹,他還在不停地種,這一定是他和那個異性兄弟間的承諾,夜深時分,他總是一個人仰頭望著天空,嘴裡說著聽不懂的話語,時而流淚,時而看著張三送給他的鋼筆發呆,那隻筆,他從來不讓其他兄弟碰一下,即使睡覺了,手裡也還握著那支筆。他刻苦攻讀,把對張三的思念都化作讀書的動力。自己的兒子苦啊!

 他招招手,讓李綱來到自己身邊,李綱蹲下,李夔撫摸著李綱的肩說道:“綱兒,為父知道對不住你,沒有看好你的異姓兄弟,我過,我相信,憑他的聰明和機靈,他一定會沒事的,他一定會尋找機會來找我們的,我臨走時,已經告訴經兒,讓他在塞外時常打探張三的消息,一有消息,立馬就會稍信過來的,為父曾經答應過你的,一定讓你娶張三的雙胞胎妹妹,明日我就叫你的老師楊時去杭州張府為你提親,張家同意,你們就可以立馬結婚,父親絕不阻攔。”

 啪啪啪的三聲,李綱跪在李夔面前磕下三個響頭“多謝父親大人成全!”說完,再也忍不住,嗚嗚嗚地哭出了聲。

 這三年對張三的思念,他一刻也沒有停下,反而變得更加強烈,自從知道張三失蹤的消息後,他整個人就像丟了魂似的,在茅屋裡整整病了半個多月,兄弟們要把他揹回來,他卻不肯,整日在山中種樹,澆水,讀書發呆,也不和其他兄弟說話,除非看到三弟的書信,他總是顫抖著雙手,迫不及待地打開,之後,又丟了魂雖手讓信箋飄走,一個人往山谷間走去。

 有誰能體會自己對張三的思念之情,他們的點點滴滴在他心中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刻骨銘心,想著他穿上女裝的模樣,李綱再也不能等待,他答應過張三的,要娶他的妹妹為妻,因為他說過,他的妹妹和他長得一樣,甚至更美,不,哪怕沒有他美,他也要完成他們之間的承諾,他太想念這位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