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這時候的遼、金、宋三國關係,正在微妙時期,假如處理好了,大宋完全有可能當一回得利漁翁。

 可大宋皇帝宋徽宗起了攻遼的念頭,他曾派童貫出使遼朝,探聽大遼內的虛實。遇到了遼國的讀書人馬植。

 此人能言善辯,見到大遼氣數已盡,便有心投靠大宋,他特意讓童貫上書聖上:“近來遼國的天祚帝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凌,盜賊蜂起,百姓塗炭,宗社傾危。我雖愚昧無知,但預見遼國必亡。“

 宋徽宗見此人可用,就指令將他秘密接入境,親自召見。馬植的一番“國際戰略“演說,正合宋徽宗的心思。謀取燕京之計,也正式被提上宋廷的議事日程。

 最終以攻遼換燕雲的交換條件簽訂了“海上盟約”。

 這個談判行動,一開始就遭到朝中有識之士的激烈反對。

 宋徽宗在聽取了關於與金國合作攻遼的意見後,也一度陷入了猶豫。宰相王黼的誘導讓他產生了“兼弱攻昧”的想法,即選擇攻打較為虛弱的遼國,而不是與強大的金國為敵。然而,樞密院執政鄧肅是李綱的知交,鄧肅堅決反對這一觀點,他認為國家當前兵勢不振、財力匱乏,與強大的金國為鄰並非明智之舉,反而應該扶助較弱的遼國以維護邊境的安定。

 民間百姓和外國使節也紛紛上書,表達了對攻遼計劃的擔憂和反對。然而,宋徽宗卻未能聽取這些明智的諫言,最終決定與金國合作攻遼。他太希望一雪前恥,收復失地,卻忽視了這一決策背後的巨大風險。

 在與金國的談判中,完顏宗望,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悄然潛入宋朝的都城東京。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探查宋朝的軍事實力,更是為了尋找他心中那份無法割捨的情感——婉兒。然而,當他親眼目睹了宋朝的國力衰弱,朝綱不振,他心中卻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喜悅。

 這日,他身著普通服飾,在東京的街頭巷尾閒逛。看著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他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儘管眼前的景象依舊熱鬧非凡,但那種從骨子裡透出的疲態和軟弱,讓他看到了宋朝的脆弱和不堪一擊。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完顏宗望不禁開始幻想。他想象著,如果自己能與心愛的婉兒手牽手走在這大街上,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畫面。他想象著婉兒那溫柔的眼神,迷人的笑臉,以及她在他耳邊輕聲細語的模樣。然而,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幻想,因為他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到婉兒了。

 這種強烈的思念和渴望,讓完顏宗望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要將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統統納入自己的版圖。他曾對婉兒說過,要把她想要的一切都送給她,而現在,這座繁華的東京城,就是他要送給婉兒的第一份禮物。

 在一家古玩店前,完顏宗望的目光突然被一件金叉吸引住了。他仔細一看,發現這正是自己曾經送給婉兒的金叉。他忙向掌櫃打聽這金叉的來歷,但掌櫃只知道是一個放牧小哥拿來當的,其他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