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再回姑蘇

 

拔擢複用司馬光等眾人,廢除王安石變法等諸多事宜。

 

也葬送了大宋北伐的希望,欲要北伐先征伐西夏,有錯嗎?

 

沒錯啊,從古至今,打北方諸敵,哪裡能少的了馬?沒有馬還玩個蛋啊。

 

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病重去世,廢除新法等事宜,成了黨爭的藉口。

 

黨爭徹底撕開了最後一塊遮羞布。

 

大量新黨被貶謫,新法舊法交替,無人管民生多艱,雖不至於民不聊生,但也差不到哪去。

 

蘇軾上書參奏,舊黨執政後的腐敗官員,從上到下,扒下了諸多官員的遮羞布。

 

不溶於新黨,亦被舊黨排斥,朝堂一片漿糊,蘇軾過得水深火熱,太皇太后高坐檯上,充耳不聞。

 

慕容極多少有些理解她了,主少臣強,這個時候有對外征戰,再有內部黨政,一個不好就會輸得徹底。

 

被這群忠君愛國的好臣子們祭了。

 

看過康熙王朝的慕容極,很理解她的做法,和孝莊一樣,隨他們鬧,只要皇帝活著,等他長大,在說。

 

可是哲宗皇帝,有康熙那兩下子嗎?

 

慕容極輕嘆一聲,對於此時的大宋朝來說,最重要的是等皇帝長大!

 

元祐二年,年滿十八歲的慕容極,被舅舅王詵拉著參加了一場莫名其妙的宴會。

 

不久後,便與楊家楊邦玉的幼妹結了親。

 

慕容極一臉無語,果真是就不該來京都,這叫什麼事兒啊,自己以後可是要出家做道士的啊。

 

楊邦玉,慕容極不熟悉,可是他爹、他爺爺可是熟悉的很,他爹楊文廣,楊宗保的遺腹子。

 

看著婚書上的名字,楊月滿。想到是楊家將,也就不怎麼排斥了。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出事兒了。

 

最最主要的是,問題出在蘇軾這邊,他好像是有種魔力,只要跟他沾了邊兒,仕途都是跌宕起伏伏伏伏伏伏。

 

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自請出京,任杭州知府。

 

沒多久,慕容極被調離皇帝身邊,擔任八十萬禁軍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