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炸排骨

東宮太子書房之中,首位上坐著一位溫雅少年,正是這景天朝的太子殿下晏斯年。

 

這位太子殿下今年只有十六歲,並非一生下來就是太子人選的,他繼太子的位置也不過是四年的時間。

 

原太子是他的嫡親哥哥晏弘陽,與他同為皇后所生,是陛下的嫡長子。

 

自出生起就被當作儲君培養,九歲被封為太子,驚才絕豔,舉世無雙。那個時候晏斯年還不滿一週歲。

 

上有皇帝和皇后的悉心教導和愛護,下有權臣輔佐和大儒擁戴,又得世家勳貴交好賞識。

 

世人皆道無完人,只因未見弘陽君。

 

可是這樣一位完美的太子殿下,在六年前一次去邊關督軍的時候,在與乾國決戰之時卻無故失蹤了。

 

當景天大敗乾國,正在大肆慶祝勝利的時候,忽然發現太子殿下不見了。

 

可想而知,當時此事是如何震驚天下了。又有多少人因為這件事家破人亡,甚至百年乾國也因此亡了國。天子一怒,伏屍千里。那天下之怒呢?

 

太子失蹤,天下大亂,魍魅魍魎,全部現形。

 

朝庭上每日光是判罪殺人,就殺了整整一年,最後為了穩定朝政天下,還太子太傅龐大人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立十一皇子晏斯年為太子。

 

第一,晏斯年是皇后嫡子,太子立嫡名正言順。

 

第二,太子之位一旦定下,可絕其他人的非分之想,再有異變陛下處置起來,更加名正言順。

 

第三,十一皇子與太子是一母所生,年紀相差雖然懸殊,但感情卻十分親厚,他日太子如能還朝,處理起來也比其他皇子來的容易。

 

當然這也是有弊端的,因為這個時候不論誰當上這個太子都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下。但不立太子,就是平不了當時的亂局。

 

所以只這三點理由就把這個,只有12歲的十一皇子,放在那風刀霜劍,流言蜚語之中。

 

作為太子,晏斯年的能力如何尚未可知。

 

要知道當年作為陛下和皇后的幼子,上面又有一個身為完美太子的嫡親哥哥。

 

晏斯年身上沒有責任沒有負擔,不用待露五更學習經史子集,不用馬上步下的刻苦學習武藝,也不用花費心思去平衡朝堂與世家。

 

只要做好一個寵兒,一個可愛的小弟弟,他不需要任何出彩的地方。

 

所以皇帝把原太子的全部手下和東宮執事也全部給了現在的小太子,用於處理東宮一切事務。

 

有沒有能力還要再看,但一定要佔住這個位置。實際上帝后心中,從沒有放棄過自已的長子,一直認為原太子總有回來的那一天。

 

當然小太子也不是一點出彩的地方也沒有。皇家教養還是其次,其樣貌之俊美,早在幾年前就響徹五州,天下皆知了。

 

公子只應風畫,此中我獨知津。寫到水窮天杪,寫非塵土間人。

 

玄蛇隔著一個院子,伏在屋頂看著對面,太子和幾個東宮屬臣,還有詹事府的人,基本上人手一本賬冊,都在認真查看著。

 

帳冊有真有假,就算是真的帳冊也是用密語寫的,玄蛇倒是不怕東宮的人一時發現什麼,很是沉穩的潛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