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羅祥老師的評價

出租屋裡,小蘭眼中噙著淚水,她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在手機上打字。

 

她剛剛看完了散夥飯的劇情,與其他觀眾不同,她是白血病患者的家人,這個劇本對她來說天生就有代入感。

 

無論是劉思慧最後哽咽的敬酒,還是呂受益在店門口多次回頭,最終戴上口罩,她的體會都更為深刻。

 

因為在藥神這個劇本里,別人代入的都是程勇,而她代入的則是病人。

 

如果藥品斷供,劉思慧是不是還要拼命的在酒吧舞蹈,脫下一件又一件好不容易穿上的衣服?

 

呂受益是不是還要再次為藥品奔波,隨著病情的惡化,最後拖累,拖垮自己的家庭?他甚至都不敢再妄想自己能成為爺爺的一天,而是期盼有生之年聽到一聲爸爸。

 

劉牧師是否還有顏面去面對他的教徒?他如何在教徒們虔心祈禱的聲音中安撫他們對於疾病的恐懼和害怕?

 

而曾經這一切都有機會。

 

明明都有機會!

 

甚至那麼近,那麼清晰,好像只要伸伸手就能碰到。

 

可最終卻變成了一汪蜃影。

 

就像被困在玻璃瓶中的飛蠅,光明就在眼前,大道就在腳下。

 

但是咫尺之隔,宛若天塹。

 

這些年經歷過的一切,委屈,不甘,掙扎,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最終變成了一份自白書。

 

《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家屬的自白》

 

小蘭用最真實的文字,最誠懇的態度寫出了這份自白。

 

裡面講述了自己父親在患病前後,家庭生活的變化。

 

小蘭並不是要賣慘,她只是將自己的真實經歷描述出來。

 

她所求的很簡單,希望社會上能有人注意到他們這個群體,稍微的施以援手,讓他們喘一口氣,就足夠了。

 

隨著她的指尖按下發送。

 

這份洋洋灑灑近千字的文章發表在了圍脖上。

 

另一邊。

 

那位辯論論壇的大佬,在見識到三級小號發的那麼多刁鑽詭異的辯題後,也對這個什麼編劇大賽產生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