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月蓮歌 作品

引子,反派黃大仙登場

從地主家往自己家走,李謙明沒有直接回自己的小家,而是中途變更方向,下河去了。河邊住著一戶人家,準確說是一個孤身的耄耋老人。

當初他流落小山村時不過六歲,還帶著一個三歲小丫頭片子,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遭遇困難,多虧老人家主動幫忙才化險為夷,雙方由此接下善緣。這份善意被李謙明牢記,他是知恩圖報的人,之後經常過來看望老人家,等於是把贍養的責任扛自己身上,這也是他去地主家做短工的主要原因。

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不好過啊。

“喲,徐老頭,起這麼早啊。”看到老人家在門口釣魚,他揮手示意,打了招呼。

“小明啊,你這大包小包,怎麼了?是被地主家辭退嗎?”老人慧眼如炬,一語中的。

這位老人家今年82歲,和李謙明相識12年,70歲兩個人相識,算得上忘年之交。他73歲時病發差點死了,多虧李謙明過去看望時及時發現,將他救起,撿回一條命。之後,李謙明就經常過去,雙方關係從此結下善緣。很奇怪,此後老人家身體越發健康,連頭髮都變黑了,彷彿年輕幾十歲,逆生長之後,精神矍鑠,神采飛揚。

“是啊,以後自己給自己放牛了。”李謙明並不悲傷,家裡近些年條件好了許多,已經不需要靠打短工賺錢養家,再說時間也差不多,不能再打工,是時候該離開。

“早上收穫不小,你拿兩條回去補補,小朵兒也想吃魚。”老人家慢悠悠說。

李謙明看了看魚罐,滿意點點頭,大加讚賞:“可以老頭啊,七八條魚了,這才幾點,今天收穫肯定不小。”他蹲下去,用手抓魚。

“哈哈,唯熟練爾!”老人家很得意,釣魚人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看著湖水,老頭慢條斯理說:“小明,你也快成年了,去城裡吧。學一門手藝才好。”

一大一小認識12年,近距離相處接近十年,雙方知根知底,很有默契。

李謙明知道老人家的意思,他無法修煉內力,等於是廢物,許多工作做不了,以後成家立業大概率很難,如果不學一門生存手藝,將來可怎麼辦。

“我走不了,必須留在村裡。”他實話實話,語氣倒是沒什麼情緒,大概習以為常了。

村子裡年輕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都去城裡了,留下的人不是老人就是未成年的。

“你從小就有主見,這一點我不擔心。不過人是有惰性的,我怕你習慣農村慵懶平靜氛圍,不想突破舒適圈。”老人家苦口婆心,一片赤誠。

他親眼見過這個村子有幾個年輕人仗著自己年輕和天賦,不思進取,蝸居農村,大環境影響,後來變得好吃懶做,年紀大了,武道退步,身體不行,現在過得很慘。

老人愛孩子,為之計長遠。

李謙明比那些人還不如,要是不趁早打算,以後怕是更悲慘了。

老人家八十多歲了,對自己沒什麼期待,只希望兩個小傢伙能有個遠大前程,生活美滿幸福。

清風徐來,涼爽舒適。

李謙明用力吸幾口氣,大讚空氣好,站起來伸懶腰,然後用草繩將兩條魚串起來,手動嘴也沒閒著說:“老頭,我早有主張,未來你不用擔心。對了,昨天我已經立下一個志向,以後要成為天下第一召喚師。”

咦,這小子怎麼突然立這麼高志向,不像他的作風啊,奇怪,太奇怪!昨天肯定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