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鳥銜風 作品

第七章 生命的尺度

 第一個報告,美洲大陸,死亡谷區域,異常風暴積壓與惡劣天氣異常現象。

 颶風席捲整個戈壁平原地帶,目擊者拍攝後在現場發現的巨大有翎生物的遺留痕跡。

 畫面中,是一根長度約在三米以上,色彩暗藍近黑,材質極其堅硬柔韌的巨型羽毛,可以看見科考隊成員正在使用切割刀進行分解和搬運。

 根據體長分析和調用亞洲境內‘九章e型’原型機分析基因組數據後,得出的具體結論是這種生命的體積至少在五十米以上,基因數據量與一個月前發現的生物組織不相上下,同樣至少是人類的八倍以上。

 這隻生物曾經在死亡谷地區被人類衛星意外發現,但後來卻離奇消失不見,一直到十幾日後的如今,才重新被亞洲方面觀察到,現在已經化作颱風“馬格”開始登陸。

 第二個報告是亞洲共和國內部,張家界內部的雷暴異常天氣,短時間發生超級單體雷暴。

 每小時觀察到超過兩千次雷擊現象,具目擊者報告和拍攝影像中發現雷雨雲中存在明顯的高速移動物體。

 其中,還有圓盤飛行物的照片最為眾多。

 在場的所有學者沉默的翻看後面的報告。

 中東區域內,大範圍目擊到圓盤飛行物的報告,在短短時間內曇花一現後消失,雷達丟失目標;南極科研站傳回數據異常,曾顯示冰層下讀數發生變化;多地海邊異常報告顯示發現海市蜃樓中出現各種怪物、地堡、沙漠雪原等影像。

 這種古早科幻小說讀物的感覺太過強烈,讓在場的學者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但這些都是切切實實擺在我們面前的東西。”

 一位來自亞洲中部的學者言辭激昂,敲了敲桌子說道:“這些東西都是存在的,不會以主觀意志所轉移,我還是建議建立在特殊時期的特殊管控措施。”

 “是的,陸續的未知異常現象可能會帶來特殊的病毒和環境破壞的傳遞。”有人贊同道。

 “我們尚且不知道發生的機理,這該如何管控?最好是建立新的管理措施,增派支援部隊人手。”有小國的學者憂心忡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