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鳥銜風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兩種智慧

 在【真實智慧】這個課題中,其實有關於兩個方向的提升思路是爭執不休的。

 而其中一個思路,被稱之為【結構】。

 虛擬人格技術就是這條道路上的產物。

 那麼,這裡就繞不開一個問題,所謂的智慧,到底是什麼?

 智慧,是行於宇宙之海的小船,是指引前路的明星,是盤山公路上的蜿蜒小道,但任何人想要簡單的概括,都和【時間】這個概念一樣,顯得有些不清不楚。

 因為它本身確實是一種高妙難言的事物。

 這個方向的學者認為,【智力】並非只在大腦中存在,同時亦非‘算力’、‘聯繫力’,這些東西本質上都算是大腦的‘義肢’。

 如果硬要扯的話,人類所發現的最為接近的詞語,或許就只有‘創造力’這個詞。

 或許很多人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但簡單來說,在眾多學科領域中,在數學方面,智慧的作用其實才是最為離譜的。

 是的,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同,人工智能最無法代替的,恰恰就是數學家這個職業。

 早在2016年,就有一位數學家將哥德巴赫猜想編碼為了一種有著4888個狀態的‘海狸機’。

 而這個海狸機是什麼,計算的過程是什麼,並不需要大家瞭解多少,只要知道哪怕是整個宇宙的原子數再乘以原子數的次方再乘以次方的次方……都遠遠夠不到最底線就行。

 如果讓現有的計算機進行驗算,那麼燒掉近乎無限個宇宙的質量,依舊得不到答案。

 但在時隔百年後的如今,浩瀚宇宙中的一顆恆星,圍繞著的一顆行星上生存著的一種微不足道的物種,這個種群上千億個體裡的一個渺小的人,就憑藉著一點點微不足道的能量,就得到了這燒卻宇宙不知道多少次才能得到的答案。

 這就是智慧的力量。

 於是傾注於這個思路,這個方向的科學家,包括帕芙拉在內的所有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智慧】必定存在於某種結構當中,生物大腦中一定有著尚不明確的且更高形式的數學結構。

 只要一旦完成解析……立即就能進行革命般的進化,在【智慧】的層級上進行‘無限的飛昇’,那時的人類必將成為更高等的生命。

 但,人力有盡時。

 想要在這個方向耕耘,那就必須得藉助到人本身的想象力、大量的研究團隊、數學家與計算機學者。

 計算圖靈複雜度問題,構建新的計算和思路等等,都是龐大無比的工程。在人手缺失的至今,帕芙拉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已是奇蹟,再往前亦是獨木難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