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無諍 作品

十三、釣魚執法

 金鯉,不就是龍王的龍子龍孫麼?這是又要人家兒孫斷絕,又要人家水族滅亡。最後還用了計,將龍王給送上了斬龍臺斬首。

 袁守誠那做法,著實也不光彩,不說的,還以為他與這水族有仇。

 但凡涇河龍王稍微轉個腦子,就應該知道被坑了,結果還是往坑裡跳,真是唏噓。

 若是那日,陳衣與母親同去袁守誠鋪子的時候,他再勸勸袁先生,亦或是他們倆早去一步,見了那漁翁送金鯉,會不會結局就不一樣了。

 按母親的性子,這金鯉是救命的恩人,一定是見一條放一條的。

 陳衣嘆息一聲,轉念又想:雖說神唐無妖怪,又是以孝治國,但唐王也確實殺生無數,這其中還包括自己的親人,否則也不會陰曹地府裡無半點銀錢。若不是有今朝這前因後果,出遊了一趟地府,怕也不會相信因果輪迴之事。

 其實他自己也是,若不是穿越到這個國度,他也不過拿佛祖當個心理安慰,遇事不決,就抱抱佛腳而已。哪兒還能知道這地兒有妖怪,並且還可以很快就接受這個事實呢?

 正想著,有僧人敲了陳衣房門,原來是來通知他,長安城出了榜文,要邀天下高僧,建水陸法會,超度冥府孤魂,玄奘就在此列之中。

 噼啪!一聲悶雷落下。

 這一消息,讓陳衣百感交集,他西遊記看是看完了,但那都是小時候的事情了,那時也就看個熱鬧,記得裡面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

 比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盤絲洞、金角銀角什麼的,都去看猴子打架去了,這唐三藏的故事確實瞭解很少,但這觀音菩薩讓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他還是記得一點兒。

 再這樣一回想,那涇河龍王被斬頭、唐王遊地府,就瞬間都想起來了。

 這水陸法會不就是玄奘主持的麼?觀音在這法會上選中了他去取經,說是選中,其實就是給唐王打個招呼。

 這事情細細分析,總覺得像是天大的巧合,卻又一環接一環,像是命中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