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問心 作品

第四章 人生之感

因為他是一個孤兒,從小在孤兒院長大,雖然被各位阿姨和院長悉心照顧,但從小至今“爸爸媽媽”兩個詞語卻從來沒說出口過,最重要的是自己也不知道跟誰說。

即使阿姨與院長照顧得再悉心,但終究不是父母的那種感情。而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自身的遭遇,讓他比周圍朋友同學顯得更加早熟沉穩,性格上也略顯孤僻。

而後來自己對父母感情期盼也因為人生種種逐漸的淡化,更不願意去回想。

之後長大了他還從院長那裡知道,自己當初被放在一個圓木盆裡,身上只包裹著一個破舊的小棉被,要不是第二天早上,院長聽到門口有嬰兒的啼哭聲,他還發現不了自己。

想到當時的自己恐怕連滿月都沒有,就被親生父母所拋棄,所以道問心的內心深處就像是有一道永遠也恢復不了的傷疤。

記得有一次學校作文考試,題目是我的父親母親,道問心一看題目,直接在試卷上面戳了幾個洞,然後跑出教室。最後還是院長去老師那裡說明情況,老師才明白過來,得以理解。

而院長臨終之前還跟他談了一次心,告訴他,不要去怨恨責怪,因為不是每個人的人生命運都是那麼幸福美滿的,也許你的開始就充滿了悲傷與無奈,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整天環繞在父母身邊,但是日後的人生命運卻在你自己的手中,好好的走自己的路,不要再去留下遺憾。說完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慢慢地閉上雙眼。

想到這裡,道問心揉了揉雙眼,繼續低頭工作。

“你怎麼了?”

“沒事,就是電腦屏幕的光線有點刺眼。”

一天工作結束後,走在回家路上的道問心恰好看見徐勝業一家三口,小丫頭一邊走著路還要蹦蹦跳跳的,看見他還搖了搖手,大喊道:“問心哥哥,明天見,記得要給我帶糖啊。”說完便跟著父母上車回家了。

道問心也擺了擺手,然後拿出耳機,聽著歌,慢慢往家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