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子鳴 作品

第十二章 水田整地 育苗插秧 人海戰術 搶佔農時

 這種耕做方式,現在看來,效率很低,也很窩工。

 每到鄰近芒種時,各生產隊都要會戰。

 把所有在家的男女老少人,只要能下田的,都趕下去插秧。

 這個時期,生產隊提供中午飯,也就是大米飯,燉大豆腐,那時可是比較好的伙食。就衝著這伙食,社員們也都比較積極地參加。

 農時不等人啊!要不抓緊插秧,過了農時就不能插了,因為生長期不夠,到秋天不能成熟,就是一把草。

 我記得,有一天早上,天剛剛矇矇亮,打頭的就來敲窗戶,招呼我們上工。我們大家上工都很積極,沒有曠工的。

 打頭一來招呼我們,大家就馬上起身,穿戴好衣服,披上棉襖。腰間別塊塑料布,這在當年也是一個稀罕物,也是農村人下地幹活的標配。睛天可以鋪在地上休息,雨天可以披在身上防雨。

 懵懵懂懂地走到水田地邊時,東方剛剛魚肚白。水面上還有一層冰碴,光著腳丫下水真是刺骨的涼,打頭的試了一下,水太涼了,大家都站立在稻田梗上,等太陽稍微升起,露出頭來了,才下田插秧。

 那個時期,還沒有農田水靴,穿一般的水靴是不能下水田的。

 原因是,下水後,靴子踩過的地方就是一個坑。如果插上秧苗,水一沒過秧苗,就淹死了。

 打頭的下去了,我們也得跟著下田那,時間長就麻木了。

 一直幹到太陽高照,才收工,回家吃早飯。

 後來,我就很少下田插秧,而是幹比較重的活,挑秧苗。

 就是,馬車把成捆的秧苗,拉到路邊,我們把成梱秧苗裝到土籃子裡,挑到剛耙完地的水田地邊,然後站在田埂上,手拿著成把的秧苗用力拋,把成捆的秧苗均勻的拋在水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