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很香 作品

第34章家人的關心

 不是不讓他們出去說,不希望他們在別人面前誇,作為重生者,對於人情的世故,他還是比較瞭解的。

 這年頭就適合悶聲發大財,總是到別人面前去誇自家怎樣怎樣,會影響別人的心態。

 也會招人嫉妒。

 總之,全家人擰成一股繩,幹就對了,有出去聊天的時間,還不如在家裡多幹點兒活兒,多賺點兒錢。

 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在此事隨便跟家裡人說一聲,其他的事兒,他是不會管。

 在家裡,他的角色就是顧問,指導家裡人怎麼搞?

 具體的事兒他不幹,他有自己的團隊有自己的事業,也有自己的事情。

 他覺得這樣挺好,自己的事業跟家裡面分開,家裡賺的錢,家裡開銷,他不花家裡的錢,現在來說,也沒錢跟家裡。

 以後有錢了,啥都好說。

 轉眼八六年過去了,過完年就是87年,85年的中秋前重生,到現在一年多過去了。

 一年多的時間裡,雖然忙碌,還是挺有收穫的。

 除了稻米加工和飼料粉碎這一塊,已經積累了兩萬多塊的資金,用這筆錢可以搞一個新的項目。

 就是辦養豬場。

 不過這一塊吧,家裡人還是很擔心的,特別是老媽和大哥大嫂。

 聽說他要辦養豬場,老媽就問:“老二,你真的要辦養豬場?靠養豬能賺多少錢?還不如搞點別的。”

 “搞啥呀?媽,你告訴我能搞啥?”劉向陽偏著腦袋,笑嘻嘻的望著老孃。

 李玉英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項目可以賺錢,最後笑著搖頭:“兒子,媽笨,媽確實想不出搞什麼能賺錢。”

 “這就對了嘛。”劉向陽笑哈哈的說:“好嘛,實話告訴你吧,我可是搜腸刮肚,腦袋都想疼了,才想到養豬這個行業。

 咱農村吧,放眼一看好像項目很多,其實能搞起來的很少,賺點兒小錢就行,想要靠這東西真正的發家致富,不容易呀!”

 “既然這樣,你幹嘛還要搞?繼續釣魚唄。”

 李玉英女士覺得兒子釣魚竟然厲害,乾脆天天釣魚,其餘啥都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