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蝸牛 作品

第三十章:促醫改,外科手術微生物

劉辯最近很忙,由於攤子一下鋪的太開,同時上馬的項目太多,而偏偏很多項目只有他一個人知道該如何進行。

一會是趙雲和徐晃聯袂來求見,詢問改革和優化訓練的方法;一會又是郭嘉和徐庶來訪,請教各種戰術戰略的內容;來得最多的,則要屬工匠坊這一幫墨家弟子,什麼鋼鐵冶煉、鑄造法、水泥製法、蜂窩煤的製法、龍骨水車、透明玻璃燒製、水車鍛造臺……等等一系列新鮮的名字在把魏機一眾墨家子弟折磨的欲仙欲死的時候,劉辯自己也被折騰的夠嗆。

不夠用,時間根本不夠用,以至於有的時候劉辯都不得不躲著點這些好奇心極強的好學生。

最近,天天來尋劉辯討教的“小學生”又多了一個,而且是一個劉辯躲都不好躲的人物!

而這一切的開始,僅僅是在黃金瞳帶回的華佗為張楊診治時提了一句微生物的概念,如同發現新大陸的華佗從此便纏上了劉辯。

面對這個懸壺濟世醫德無雙的小老頭,劉辯實在無法做到避而不見,這不,剛剛驗收完新式四輪車的,準備回王府陪陪唐妃的劉辯,又被堵在了工匠坊。

“殿下,顯微鏡可有制好?何時可讓老朽看看那神奇的微生物?”聽聞劉辯來工匠坊了,正在隔壁格物院教導軍醫的華佗連忙丟下一群懵逼的軍醫學徒,跑來將劉辯堵了個正著。

“伯明,孤交待的顯微鏡可已制好?”無奈劉辯只得轉頭向一旁的魏機問道。

“稟殿下,顯微鏡已組裝出一架,然鏡片內雜色較多,對觀察有些微影響。”魏機趕忙回答。

“無妨,先取來試試。”既然已經走不了了,乾脆就先把這事給辦完了。很快,魏機手持一臺由竹筒和木盤組裝而成的建議顯微鏡過來。

“來,先給孤看看,取一點清水來。”劉辯迫不及待的的接過顯微鏡,熟練的操作起來。

在載物臺上滴上一滴清水,然後將右眼湊近目鏡端,入目的是一片微微泛黃的世界,水滴中,幾個不知名的細小生物正在蠕動著。顯微鏡倍數不高,但它的問世原本也只是為了證明微生物的存在而已,能看到就足矣。

“元化先生,可來一觀!”觀察了一會,劉辯將觀察位讓給了已經猴急得不行的華佗。

“果真,果真有細微到目不能視的生物!”華佗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弘農王殿下肯定不會無緣無故拿自己開涮,但是真的看到這樣一個微觀世界,帶給一個頂級醫者的震撼,不是用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微生物的概念,足以讓華佗刷新對醫術的見解。

“這微生物果真如此神奇,請殿下不吝賜教!”華佗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弟子禮,向劉辯求教微生物相關的知識。

“顧名思義,微生物即是一些微小生物的總稱,而微小生物之中最為兇險的即是病毒,如瘟疫、霍亂、癆病等皆由病毒引起。”

“以瘟疫舉例,可能導致發生瘟疫的病毒種類繁多,但都具備同樣之特徵,其傳播途徑包括空氣、水源、接觸傳播等……”

“而消滅瘟疫的辦法,通常為先進行病源隔離,其後用生石灰、藥草等殺滅病毒即可,而高溫可殺滅大多數類別的微生物……”

於是,劉辯又開始了知識講解的環節,這樣的環節已經無數次發生了,劉辯倒也駕輕就熟。

……

好不容易丟出一堆微生物的概念和理論才打發了華佗的劉辯,第二天又遇上了滿肚子疑問的華佗前來請教,因為昨天的內容華佗已經基本消化,但他還惦記著劉辯說的消滅瘟疫之法。

不得已,劉辯只好從瘟疫產生的源頭開始說清,一直到防治辦法。

“故阻斷瘟疫傳播的幾個辦法曰斷傳染源、曰消毒、曰防護。而防止創口潰爛發膿的辦法一曰清潔、二曰消毒、三曰縫合。”

“殿下且慢,清潔與消毒老朽已知如何實施,這縫合又是如何操作?”聽著劉辯嘴裡又蹦出了一個新鮮的詞語,華佗趕緊出言請教。

“即如縫合布匹一般,將人之皮肉縫合到一起,以加速創口癒合速度,防止潰爛。”劉辯輕鬆的回答道。

“這、這、這,人體也是可以縫合的?”雖然此時的華佗已經開始在琢磨一些外科的內容了,但是還沒有大膽到在人體上試驗的程度。

“自然可以,不僅皮肉割裂,斷手斷腳之人包紮傷口亦是同理。”接著劉辯又開始介紹起聽說過的戰場外傷急救法來,什麼緊急止血、消毒包紮等等知識一股腦的丟出來,也不管華佗能不能聽得懂,先把概念拋出來,讓華佗慢慢試驗就可以了。

“人體具備自我保護能力,孤謂之免疫力,同類病毒入侵造成人體傷害後將被人體記憶,產生出殺滅該類病毒的抗體,嗯,何為抗體,且將其視為一類病毒之天敵。”

“以擄瘡(天花)為例,若是幼時得過擄瘡之人僥倖存活,是否終其一生將不再懼怕擄瘡?”劉辯也努力引導華佗自己去思考。

“然也!莫非殿下有法杜絕擄瘡?”華佗內心已經開始顫動起來。如果說劉辯給出的瘟疫防治之法是驚才絕豔的話,那麼這消滅擄瘡之法怕就是驚世駭俗了。

畢竟,瘟疫雖然可怕,但是並不會經常出現,可這擄瘡自西域等地傳入大漢已有百年之久,百姓深受其苦,因擄瘡而死的人不計其數,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若是能就此將擄瘡消滅,那就真的是功在千秋了。

於一個醫者而言,若是能夠提出防治瘟疫和消滅擄瘡之中任意一個,就有資格配享太廟,那可是這年代所有讀書人追求的最高榮譽了,何況只是一個地位並不高的醫者。

“防止擄瘡之法不難,孤謂之接種疫苗,可令母牛感染擄瘡,將在牛乳處出現牛痘,取牛痘之液種於人體,即可令人體產生擄瘡抗體,從此便不再懼怕擄瘡。”

“然此法究竟該如何實施,元化先生當好生斟酌,可先尋少量死囚進行試驗,待確認於人體無礙後可推而廣之。”

已經收穫滿滿的華佗心滿意足的離去了,可是劉辯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不由一聲嘆息,果然,能夠青史留名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僥倖的,單以這份對知識的渴求態度,就不是常人能夠比擬的。

從此,華佗便以劉辯學生身份自居,全然不顧自己的年紀當劉辯父親綽綽有餘的事實,每日必來王府請安求教,而劉辯也逐步將自己知道的全部醫學和生物知識傳授給了華佗。

華佗硬是憑藉著過人的天資和不懈的努力,提前兩千年將後世很多醫療手段帶到了這個時代,並且毫無保留的在醫署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