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的皚皚 作品

第九章:張居正的謀劃

吳兌、徐渭、三娘子、代王朱鼎鉉都在急切的等待著北京那邊地消息,他們都希望北京能夠做出對自己這邊有利的決定。

北京城裡,此刻少有休息的張居正正在自己家中,讀著吳兌和三娘子的上書,以行事幹練果斷著稱的張居正,對此事早已做出批示但卻沒有下發,

他讀著三娘子的上書,發現這文章寫的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卻開合自如,這文章雖然說的是三娘子的請求,可卻不是單單寫的請求,而是在一條主線之下,旁敲側擊又帶了許多其他內容,這些東西都是點到為止,卻做的如此揮灑自如,一點沒覺得多餘,這文章當然不屬於中規中矩的八股文,它的靈活跳脫,著實令張居正讀後感覺愛不釋手。

可這文章是三娘子寫的嗎?張居正在想著這個問題,三娘子有這麼紮實的文章底蘊?如果是真的,那她真可以算得上是本朝第一才女了?張居正覺得這應該是找人代寫的。

代王府的人給皇帝的上書他也看了,他們要求懲處吳兌,關閉互市,將蒙古人趕出大同鎮,

兩本上書的水平見識,張居正早有分辨,他心中卻有另一種想法:

“來人!”

“叫二公子來我書房!”張居正吩咐家僕道

“是!”家僕允諾

過了一會,一個25歲上下的年輕人,走進張居正的書房,這是張居正的二兒子張嗣修,恭恭敬敬地說:

“爹!兒聽後您的吩咐”

“你去一趟兵部尚書王崇古的家,請王大人過府一敘,”

“是!兒子這就去。”張嗣修恭敬地回答

“記住!你要恭恭敬敬地請人家,不許失禮懂了嗎?”張居正嚴厲地告誡兒子

“是!兒子謹記爹的吩咐。”

張嗣修奉了張居正的命令,將兵部尚書王崇古請到了自己府上,張居正在正廳招待王崇古,特地將吳兌、三娘子、代王的上書給他看了一遍,還有自己在上面的批語。

王崇古看完了,合上奏本,對張居正說:“相國,你的意思是…”

張居正點點頭,他眼睛眺望遠方,說到:“這幾年,我推行的各項革新,都在緩步推進。這件事正好給了我一個機會。”

“相國的意思是?”王崇古問道

“王老大人,你在邊關那麼多年也知道,現在軍費開支一直都消耗著國家的財政收入,還有皇族王府的花銷,這些都佔著財政,我想借用這件事,把這兩項消耗減掉。”張居正說

“這是好事啊!”王崇古聽到張居正的話,立刻表示同意,他說:

“我全力支持相國的想法啊!大同鎮人口不過五萬,可是那裡的駐軍最多的時候,竟然有15萬之多,駐軍是人口的三倍,維護軍隊的花銷每年都得消耗朝廷二三十萬兩銀子。

而且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進犯,大同鎮城牆每年都得加固修整,這些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崇古說

“國家一年財政收入也不過二百萬兩白銀,可是大同一個地方就花這麼多錢?因此,我早想砍掉這些花費。

你說這順義王夫人為了維護互市,居然夜裡行刺代王,這件事,王大人覺得是真還是假?”張居正問王崇古

王崇古呵呵一笑:“下官明白張相國的意思了,這順義夫人潛入代王府行刺著恐怕不是真的吧!”

張居正也點點頭,表示同意王崇古的說法:“嗯,吳兌的上書說順義夫人起代王府是為了阻止代王爺春天狩獵,說順義夫人認為這是有幹天河的事,順義王夫人自己的上書中則說:是了互市交易,想奏請朝廷增加幾個交易地點,代王上書給皇帝說:順義夫人就是要行刺他。這件事,王大人有什麼看法嗎?”

王崇古見張居正自己都決定了又來徵求自己的意見,便說:“相國志在謀國,既然決定了,需要做什麼,下官在所不辭,只是,下官覺得此事關係代王,這,是否要奏親皇上,代王雖是遠支皇族,可是,畢竟是世襲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