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漁舟 作品

第18章 裁軍之論,兵拔匈奴百越計劃

王翦想了想措辭,鄭重的說道:

“陛下,孫武子曾言: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於國而言,不可輕易發動戰爭。”

“否則,輕則傷及數萬,重則傷及百萬,未有強者不可以全於兵也。”

“兵後,治傷重整大費劇增。”

“傷亡軍士之多,乃戰爭常態,無一國倖免。”

說到這裡,王翦開始進入正題,不過也就只有一句話。

“陛下,若無百萬之卒,國豈能無傷於兵乎?”

說到這裡,王翦便停下了。

嬴政默默的聽完,王翦說的確實挺好。

先從戰爭的角度說明國家不能輕易發動戰爭。

但一旦發動戰爭,傷亡人數動輒數十萬。

還說了從來沒有哪個強者可以不受傷的從戰場上離開。

側面說明了就算是機械人也會受傷,而且受傷後無法治療,只能重新購買。

但一百金都足夠幾名士兵撫卹金了?

到時候花費的豈不是更多?

之後才隱晦的說明不能裁軍,裁軍之後如果有戰爭,現有的軍隊無法支撐大規模作戰,那國家可能有危險。

嗯。

言簡意賅!

嬴政先是微微點了點頭,但心中卻不同意。

因為王翦故意忽略了幾個重點。

其一,就是機械人的戰鬥力與普通士卒存在天壤之別。

一個基礎機械人就堪比大宗師。

試問,大秦有幾個大宗師?

陰陽家東皇?縱橫家鬼谷子?道家曉夢大師?

給他們一百金換絕對的忠心行不行?

那肯定不行啊。

這些大宗師哪一個不是心高氣傲?

這還不算重要的。

最重要的就是其二,戰爭的形式!

自基地車出現之後,嬴政就明白戰爭的形式已經改變了。

嬴政自然知道槍械的威力,也知道對於古代軍隊來講,那些機械人拿槍殺人比殺雞還簡單。

機械人的準確率那可是遠超人類,只要對準了,扣動扳機,一排排的士兵便會立馬倒下。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遠在百步之外,士兵還沒近身,就傷亡過半,哪裡還會有士氣再次衝鋒?

只會落得一個兵敗人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