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無花果 作品

118、預言

 “自百花山莊一別,我一直期待再與李公子相見。”譙恭拉住李昧的手,邊往裡走邊說,“上次未以真名相告,李公子不會責怪老頭吧?”

 “豈敢豈敢。”李昧說,“倒是我不請自來,甚是唐突,還請仙老見諒。”

 譙恭一頭白髮,身穿灰白粗布汗衫,頭纏同色綸巾,腳穿一雙軟底草鞋,怎麼看,怎麼不像個連皇帝也要登門拜訪的逸士大賢。

 他請李昧到書房談話,洪寶就帶青伶和丙兒在院內玩耍。

 待女僕送上茶爐,他又對她說:“把我新醸成的柿餅拿些來給李公子嚐嚐。對,還有核桃,幫我們把殼敲開再端上來。”

 “有些話,我是想跟李公子私下談談的。”落座時,譙仙老又說。

 僕人送來茶點,然後他便讓他們別再進來打擾。

 “我們暫時不需要服侍。如果有事,我會搖鈴。”老人摸了摸桌上那隻銅鈴說。

 待僕人離開,他便轉頭朝向李昧,“聽洪寶說,你這是要去盛都?”

 “正是。李昧答應要去趟盛都,特繞道來拜訪仙老。”

 “久聞李公子在青峰山遭遇冷落,我本來不太相信。畢竟公子乃先太師高足,天命之選,青峰山青年一代之俊才。唉,世事如此,不知是福是禍。公子此番入朝,或為仕途?”

 “李昧並未決定入仕,不過受太子抬愛,約好前往一晤。”

 “李公子跟太子相識?”

 “在酆城有過一面之緣。”

 “噢,霸郡叛亂,我倒是聽說太子親臨酆城,督導清剿無明殿,擊破雷成亂軍。原來,李公子是在那時候跟太子相識。”

 “不過,當時太子並未表明身份。”李昧說。

 “嗯,據我所知,太子行事一貫如此。倒也不奇怪。這麼說,太子想求李公子相助?”

 “太子之意,李昧尚且不明。”

 “其實,太子心裡所想,或許我倒略知一二。”

 老人拿了顆已砸破殼的核桃,剝開,掏出一粒果核放進嘴裡,“國君前些時候曾攜太子來訪,洪寶大概跟你提到過這事。那天我們談了很多。也不知怎麼回事,一時之間,我好像從太子身上看到了李授當年的影子。他那麼想建功立業,那麼想開創盛世。唉,太子年輕氣盛,說起來,其爭強好勝之心倒跟他父親當年有幾分相似。”

 “以仙老所見,當今天子是否真的希望一戰?”李昧趁機問。

 “不,我所瞭解的李授其實並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當然,他有抱負,但沒那麼出格。”譙恭搖搖頭說,“所以,這一切或許都是出自他身邊那個番僧的主意。”

 “仙老認為,聯趙伐晉是國師之意?”

 “這可不止是我的認為。”

 “噢?”李昧傾身朝前,“仙老握有實據?”

 “實據?”老頭頓了頓,又剝了一顆核桃放進嘴裡,“無塵子,你不喜歡國師?”

 “不,當然不是。”李昧稍稍退回身子,“只是好奇,想對國師有所瞭解。”

 “啊,想有所瞭解……這倒不奇怪。那番僧一貫喜歡故作神秘。不過他也算是個奇人,而且跟我頗有些淵源。老實說,早些年,我這裡他來得比誰都勤。”

 李昧笑了笑,沒有說話。

 譙恭看了看他,“實不相瞞,對朝中之事,我向來不願談及。原因很簡單,我雖並不贊同當朝某些方略,但對李授父子還是承情的。上次你離開百花山莊,我也勸過沽翁,七老八十的人了,還是少議論朝政為好。憑他跟夏皇后的關係,當年本難逃牽連,是我出面為他擔保,才讓他免遭牢獄之災。唉,宮廷之內,血脈親情都薄如紙片,何況君臣。”

 說著,他再次看了看李昧,“來兩顆核桃?要不嚐嚐我做的柿餅?”

 李昧接過柿餅,送進嘴裡。

 柿餅很甜,甜得發膩。他不喜歡甜食。

 “現在不同以往,如果喝茶時不吃點東西,我會渾身冒虛汗,有時身子還會發抖。”譙仙老也往嘴裡塞了塊柿餅,一邊嚼一邊說,“我今年八十歲了。”

 “仙老鶴髮童顏,看著倒不顯老。”

 “嘿嘿,看來李公子很會哄人開心呢。”

 李昧不願繞圈子,“那麼,上次李授來,是跟仙老談出兵的事嗎?”他再次轉回話題。

 “對,我們談到了這事。”譙恭說,“朝中反對用兵者多,但也有主張對晉開戰的。可惜,這些人多半不是為國家前途,而是為自己的名利。你相信嗎?不管主戰派還是主和派,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