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曉月如知 作品

第五十章 李四的問題

 

焦震連忙點頭稱是。

 

焦震命縣丞洪翊調來李四和王五的文書。文書顯示,二人皆是乾化十年生人,祖上皆為柳州府內豪右鄉宦做佃戶。到了王五這一代,父輩攢下了一些家底,從佃戶變成了自耕農。王五家原本兄妹三人,一場大病,家境貧寒,無力醫治,奪走了他哥哥和妹妹的生命,因而王五家只剩了王五這一支。

 

文書中記載,王五的妻子是隔壁張家村人,祖上是手藝人,以編織籮筐為生。手藝傳到張氏這裡,已經是第五代,雖然手藝傳男不傳女,但張氏自幼在這種環境里長大,耳濡目染,也會編織一些小物件。

 

王五腦子活泛,除了賴以生存的農田外,在農閒時,只要不是為官府做徭役的時節,還會到城裡找點雜工幹。去年恰逢衙門裡原來承運泔水的夥計意外病逝,衙門重新尋人,在柳州府內遍尋不到,便向柳州府的城外尋人。

 

也不難理解。這種髒累活,柳州府城裡的人很少願意幹。王五聽說後,便託了里長,接下了這個運泔水的活。王五的生活,也因為這個活計而有了新的變化,每月固定的俸銀,人也願意吃苦,再加上王五的老婆有些手藝,二人的生活可謂蒸蒸日上。

 

原本這泔水只需一人承運即可,可隨著柳州府內商戶不斷增加,一輛泔水車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王五便向衙門推薦了自己的同村鄰居李四。

 

說起李四,文書上記載,與王五一樣,祖上為佃戶,到了李四這兒,依然是佃戶。李四兄弟四個,皆以佃農為生,但田主收的租子越來越多,交完田租之後,剩下的收入無法維持四個家庭的支出。雖然李四兄弟已經分家,但人口卻在不斷增加,租賃的田地卻無新增。僅僅依賴田地為生的李四,日子是入不敷出,與王五有著天壤之別。

 

作為鄰居,王五有心幫一把李四。承接了衙門的活計,也讓李四的生活改善了不少。王五有心改變生活,悉心培養兩個兒子,希望他們走科舉之路。但李四,即便是有心,卻無力。他們家,交不起兒子的束脩。

 

看到這兩份文書,荊子言心中有了底,可也只能是猜測。“張濤,你去查一下李四和王五最近家裡有什麼異常?”

 

“公子,這個我已經查過,李四的兒子叫李運來,李四的兒子在清平坊東街一家木工鋪做學徒,前幾日這個李運來在店裡打架,將另一位學徒徐如意打成重傷。這家木工店的店主大怒,原本是要將李運來趕出木工鋪,耐不住李四和李妻不斷求情,店主才同意讓李運來暫時繼續在木工鋪做工。但如若再犯,立即逐出。”柳靜頤說道。

 

“哦?一般手藝人都是師傅帶徒弟的傳承方式,徒弟之間打架,不算什麼大事,可打一次架就要被趕出師門,這就是問題了。”荊子言冷冷的說道。“去查一下他們打架的原因,還有李四和李妻是怎麼求的情。只有知道了事情的全貌,我們才能有更多的把握讓李四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