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曉月如知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 略得喘息

 

,師爺就先好好下去休息吧。”

 

荊子言看中一處房舍,是藥爐總堂後面的一處民舍。離開柳州府來到這隴右已經月餘,他有些思念柴若雪和兒子瀚文了。他想買一處宅子,把家眷接過來。柳州宣合堂的生意蒸蒸日上,已經超越清風藥堂。只是每次幼惜往石徽錢莊注資,那雲錦坊的劉家就會跟著往裡注資。

 

這已經引起了荊子言的注意。他不能一直住在提刑司衙門,有些事情不方便。趁著案子剛結,荊子言打算把這件事提上日程,買宅院的事情,他交給了元謹。

 

案子告一段落,柳靜頤終於騰出時間把藥爐打理妥當,從總堂到分鋪,藥爐所有店鋪的掌櫃都更換了一遍。柳靜頤又替掉了總堂的兩個大夫,這藥爐總歸在柳靜頤的掌控之下了。

 

這藥爐的生意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醫館部分,主要是大夫的診金;另一部分是藥材生意,主要是抓藥。柳靜頤主管的是醫館部分,藥材生意部分荊子言交給元謹來打理。

 

因為原益合堂是隴右最負盛名的醫館,所以醫館大夫的診金相對其他醫館也貴了許多。柳靜頤查賬後才得知,藥爐裡一共6位大夫,各有特長。其中剛出徒的小郎中,診金是五文錢一次,不含藥費;從醫三年以上的大夫,診金一兩銀子,不含藥費;從醫五年以上的大夫,診金二兩銀子,不含藥費。

 

這些大夫的月例,剛出徒的大

 

夫,月例三百文;三年以上大夫月例六百文;五年以上大夫月例九百文。

 

多少年來,益合堂的也培養了不少大夫,在這些人能獨擋一面後,有的攢夠了銀子自己開堂坐診去了,也有的去外地做了走方郎中。

 

在柳州府開的知子藥爐,因為只有柳靜頤一個大夫,診金自己拿,病人直接從醫館拿藥,柳靜頤並未想過這些事情,只要每個月向公中上繳三成的利潤即可。而如今這益合堂改成的藥爐,比那知子藥爐大幾倍,要考慮的事情也更多。

 

柳靜頤決定此前的規矩一概不變,診金月例也不變。她的診金按一兩算。她尚且年輕,不想一開始便與那些已經頗具盛名的大夫產生衝突。

 

她歸攏了一下手中體幾,買完籍契後,剩的並不多,幸虧這個案子,荊子言賞了些銀子,她算了算,共有五百兩銀子。這五百兩銀子,足夠置辦一個小產業了。

 

她想秘密的給自己置辦一點產業。就先買個小宅院吧。柳靜頤在市面上調查過,如今盛世太平,宅院是最好的投資產業。京城的宅院最保值,即便不自己住,租給那些進京趕考的舉子們,也能每個月有個租金的收入。那就這麼辦吧,她想哪天趁著去京城的辦差的空檔,去京城買個小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