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6章 上門推銷棺材,能賺錢嗎!?

 恰恰相反,不入市籍的行商更容易出大商人。

 有市籍的坐賈可以在官方市場上申請固定的攤位,按律售賣商品,但要受到嚴格的制約。

 無市籍的行商不能在官方市場上獲得固定的攤位,卻可在城內城外隨時交易,只是不得超過十日。

 如此一來,這個政策就給有錢有勢的豪猾地主和勳貴外戚留了下了可乘之機。

 這些人有資本有路子,可以輕而易舉地拿到過關通行的符傳,也不擔心沿途官吏的刁難,都會選擇做行商。

 行商販運的都是大宗貨物,可以跨越數千裡來“低入高出”,所以利潤極大。

 而貨物收購和賣出也不用這些豪猾勳貴親自出面,自有附庸於他們的市籍賈人來完成。

 所以,這些脫胎於豪猾勳貴的行商,既可以賺取鉅額的財富,又不會受到市籍的約束。

 只佔利益,不擔義務,還真是每個朝代的豪猾勳貴的特權啊。

 當然,也有部分“行商”是販賣自家物產的農民,自當不論。

 於是,樊千秋心中又多了些盤算,看來也不是不能從商,關鍵就是要走上層路線,而不是賺辛苦錢。

 封建社會沒有溫情可言,人人為己不是一句空話,往上爬的時候,儘可能不傷天害理,就算聖人了。

 ……

 樊千秋跟著淳于贅從東甲門進入東市,而後繞過了市樓,就一直往西北方向走。

 等他走進位於西北區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些不對勁兒——這比其他幾個區冷清了許多。

 不只肆列上空了許多攤位,連買貨的行人旅客也寥寥無幾,就連那些坐賈也都昏昏欲睡。

 整個場面,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也不為過。

 原本,樊千秋是想問問淳于贅此情此景的原因,但是還沒有開口,他自己就從肆上的貨物中發現了端倪。

 這西北區的肆上所售賣的貨物,都和喪葬有關!

 有陪葬用的陶樓陶偶,有木雕的各種鎮墓獸,有畫著鬼神的帛畫,還有形狀各異的墓石墓碑……

 這些東西幾十個上百個地擺在一起,透露出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