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25章 劉徹缺錢了,難怪要在長安城刮地皮啊!

 倘若按照原來的徵稅強度和方法,後四個月只能徵到三十萬錢市租,這意味樊千秋得多刮出五十五萬錢萬錢!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去年,劉彘這小兒發動了馬邑之圍,雖然無功而返,恐怕卻弄懂了一件事:打仗得花錢,花大錢!

 【劉彘,漢武帝小名,彘,豬也——小爾雅】

 所以,不是長安縣令突然要刁難萬永社,而是這“千古一帝”要刁難萬永社。

 也好,若不是劉彘動了這個心思,樊千秋也不可能趁虛而入。

 “大兄,富昌社有何徵市租的妙法嗎,為何他們敢來接這燙手的山芋呢?”樊千秋問道。

 “富昌社社令周武並不是長安縣本地人,而是從長陵縣遷籍來的。”

 “所以徵收市租的時候,無所不用其極,不少人被徵到家破人亡。”

 “這市租是收上來了,但卻是民怨載道,很不得人心,罵名頗多。”

 賀忠細細地數落了富昌社所做的惡事,臉上一直有憤憤不平之色。

 樊千秋有些好笑,這賀忠竟然還真的奉行墨家“兼愛”的道義啊。

 “大兄,若讓富昌社的人來收清明北鄉的市租,你覺得可收幾何?”樊千秋問道。

 “若按照他們那股狠勁兒,一年可收到百萬錢上下……”賀忠說出這個數字,臉上表情複雜。

 “大兄再將如何在鄉里收市租的情況,與我說說,我好想想法子。”

 賀忠聽到這裡,心裡突然有些沒有底:這樊千秋對徵收市租之事似乎不甚瞭解,莫不是自己選錯了人。

 雖然心中犯嘀咕,但他還是將樊千秋想知道的事情詳細說了出來。

 鄉里中,雖然沒有像長安九市那樣的官市,卻有許多臨時的裡市和鄉市。

 鄉市和裡市有半固定的場所,但在其中買賣貨品不需要市籍,也不需要額外手續。

 按照大漢律法,行商只要不在一個地方開肆售賣商品超過十日,就不算違反漢律。

 對這些行商徵收的市租也分兩種:固定的開肆市租和變動的交易市租。

 不管是哪一種,都並不好收。

 “小行商家小業小,看到我等去收開肆市租,拔腿就會跑,很難人人都徵到。”

 “大行商家大業大,不僅是偷奸耍滑,還會抗拒不交,我等拿他們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