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49章 在大漢,亭長都很囂張嗎?!

 三是有償地向途經本地的的黔首,提供住宿飲食的服務。

 亭中設有百石的亭長一人,斗食的亭父一人,斗食的求盜一人和若干卒役出身的亭卒,並備有常用武器。

 如果拿後世的行政機構來做一個對比的話,這亭置類似於派出所、郵政所和招待所的複合體。

 所以這亭置要同時接受縣寺裡的督郵和遊繳的雙重管轄。

 因為直接參與掌管鄉里的事務,又可以合法使用暴力手段,所以亭長往往郊遊甚廣,與豪猾的勾連極深。

 就像本朝的太祖高皇帝,當年就是從區區的泗水亭長這微末小吏起家,創立大漢宗廟的。

 按理來說,這亭長確實是一方人物。

 畢竟亭長是百石品秩,雖在品秩體系中處於底層,可在縣寺屬官簿上是有有名有姓的,是成色十足的官。

 月初的時候,樊千秋把清明北鄉的鄉老、里正之職盡數收入了囊中。

 卻無法染指鄉嗇夫和亭長二職,而且每個月還要按時給他們私費,就是因為他們有品有秩,是朝廷命官。

 可亭長這股級幹部來社團裡吃拿卡要就忍了,鄭得膏這求盜不過是斗食小吏,就是個辦事員,又算老幾?

 樊千秋越想就越覺得氣惱,看向鄭得膏的眼神自然也越發地不善起來。

 “你等聚眾於此,妨礙本官緝盜,難道是與那牛平是一同行盜的同夥?”

 “剛才竟然還敢亮兵刃,中傷事主,你等可知道此舉當以群盜罪論處?”

 “若不想受牽連下獄,就老實地讓出一條路來,免得受牽連丟了性命!”

 鄭得膏說話時指指點點,唾沫也四處飛濺,逼得樊千秋忍不住想要後退。

 “鄭上吏,我有一事不明,可否指教?”樊千秋冷著臉問道。

 “你要問何事?”對方不稱自己使君而稱上吏,這小小的細節讓鄭得膏有些不悅。

 “按《盜律》,盜賊逃入,應由當地亭長帶人緝盜,而後押往縣寺,你是南清明亭的求盜,憑什麼來緝盜?”

 “你、你這豎子,竟敢這樣與本官說話?”鄭得膏沒想到會被頂撞,臉就更紅了。

 樊千秋往前一步,佔據拱橋上的最高點,氣勢上取得了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