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68章 人海戰術:你遊俠狠,還是我鄉親多?

 清明橋不寬敞,只有一丈多寬,竇家門客幾百人不可能全部衝過去。

 所以,最先衝上橋去的是墨和社與墨勝社的劍社遊俠兒。

 他們號稱遊俠,但與後世“路見不平一聲吼”“為國為民”的俠義精神毫不沾邊。

 從春秋戰國到如今的遊俠,所看重的只有三點:重承諾、講義氣、輕生死。

 至於承諾是否正當,義氣是否正確,生死是否正義,並不在考慮的範圍內。

 歸根結底,這些遊俠兒追求的不是義,而是能“以成其私”和“以顯其名”。

 說得直白一些,他們是想要跳出律法之外,為自己牟利圖名的社會不安定分子。

 有名有姓的大遊俠尚且難有正確的是非觀,就更別說這些混私社的假遊俠了。

 除了腰間多掛了一把長劍,劍術比旁人高明一些,他們也就沒有別的本事了。

 當然,因為不務農商之事,逞強鬥狠的脾氣也要更盛一些。

 此刻,幾十個劍社子弟作為竇家門客的先鋒,一馬當先,就衝過了清明北河。

 他們原以為橋頭和岸邊的萬永社子弟被強敵偷襲,定會陣腳大亂,望風而逃。

 可實際上,這些萬永社子弟迅速聚在一起,排成緊湊的陣型,堵住了遊俠兒。

 雙方像錢塘江上的兩股浪潮,“砰”地一下就碰撞在了一起。

 一時之間,刀劍出鞘,打殺聲頓時就暴起在清明河北岸上空。

 熱衷於討價還價的行商旅客,湊在清明河岸邊賣呆的閒人,偶爾路過的鄉里黔首……被這變故驚到了。

 他們呆愣了片刻之後,終於嗅到了危險的氣息,“轟”地一聲作鳥獸散,四處逃竄。

 轉眼之間,這整個清明河北岸就陷入了一片亂局。

 哭鬧呼喊之聲不絕於耳,雞飛狗跳之景處處可見。

 本就熱鬧的清明市裡如同突然燒沸的鼎一樣,瞬間開了蓋。

 財貨少的人直接棄物四散而逃,財貨多的人只得呼喊求援。

 望樓上的樊千秋看著繁榮之景突然變成亂局,心中冷得像一坨冰。

 和氣生財不好嗎?活著賺錢不好嗎?偏要打打殺殺!

 轉瞬間,這萬永社子弟和劍社子弟就都有人見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