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75章 人頭一出,正堂大亂,諸曹皆駭!(4k大章)

 樊千秋將從手漆盒上移開,才一本正經說道:“今日,有賊人來清明北鄉搶奪市租,已經伏誅!”

 “人頭?”公孫敬之皺了皺眉頭猶豫著問道。

 “大兄要不要看一眼?”樊千秋故意激他道。

 “免了免了!”公孫敬之捂著口鼻連連往後退了幾步,他不願像上次那樣看到血糊糊的場面了。

 “好,那我就不讓大兄受驚了。”樊千秋道。

 “那今日你為何還親自來了,是……”公孫敬之朝正堂看了看說道,“是想來見一見義使君嗎?”

 “大兄放心,今日這功勞,我照例分你一半,你看如何?”樊千秋又一次把這魚餌給掛了出來。

 “那……愚兄先謝過賢弟了。”公孫敬之臉色轉眼間就變好了,更是有一絲討好的意味在其中。

 “那就請大兄為我引見!”樊千秋拱手說道。

 “舉手之勞!”公孫敬之連忙還禮笑著說道。

 在這一推一讓當中,樊千秋就跟著公孫敬之走進了長安縣寺的桓門,並且繞過了桓門後的罘罳。

 之後,長安縣寺的整個前院就一覽無遺地展現在了樊千秋的面前。

 這是他頭次走進大漢帝國正兒八經的一級衙署,形制超過他想象。

 進門之後,先是看到了一個開闊的方形院落,橫縱至少有三十步。

 前院那頭是縣寺的正堂,一間高堂式建築,寬十餘步,高三四丈。

 它的外飾並不顯眼,但坐落在那裡,自有威嚴,像極了一位判官。

 緊挨著廳事正堂的左右兩側及後方有許多矮小的屋子,就是諸曹辦理公務的閣。

 根據位置又可以籠統地分為左曹、右曹和後曹。

 至於院子兩側,各修建有一排相對矮小的屋子,這是倉廄廚溷之類的附屬建築。

 除此之外,在這院中還栽種著六七棵高大的槐樹。

 若是夏天,定然蔥蔥郁郁,蔭庇全院,行走期間,想必非常愜意。

 在大漢,不只是縣寺,大部分的府衙,都是這種前堂後寢的格局。

 整個府衙的院落都會分成兩個大小相同的部分,並各有一座正堂。

 樊千秋如今看到的前半部分稱為邸。

 而他不曾看見的後半部分則稱為舍。

 這部分則是長官及親眷居住的內院,有時候其中甚至還會建有供其遊玩的園囿亭臺。

 這前後兩部分由高牆從中間隔開,不可以隨意互通,只在高牆之下留一個閤作出入。

 能從此門進入內院的屬官又被稱為門下吏,多是長官最信任的人,與紹興師爺相當。

 樊千秋穿過這前院時,對周遭一切都非常好奇,於是他又不由得又開始想象未央宮的規模來了。

 天子住的地方,那得闊綽威嚴到何種地步呢?

 帶著一份想象,樊千秋很快就與捧著漆盒的豁牙曾,一起跟在公孫敬之身後,來到了縣寺正堂。

 “使君,擊鼓的是萬永社的人,這是社尉樊千秋,我將他帶來了。”公孫敬之小心向義縱請道。

 “草民樊千秋問義使君安!”樊千秋痛痛快快地拜了下來,這天子親命的縣令該拜還是要拜的。

 “百聞不如一見,起來吧。”義縱的聲音傳了過來,樊千秋這才敢站了起來。

 這正堂用的是抬梁式結構,所以堂中並沒有多餘的柱子,看起來格外地開闊。

 正面的牆上分上下兩排懸掛著二十幅畫像,排在前面的已經泛黃了,這應該就是歷任長安縣令的畫像。

 左右兩側的牆上則寫滿了字,草草看過去,似乎是《賊律》《盜律》等律令和今年來天子頒佈的制詔。

 大略看下來,這正堂的裡面比起外面來,又更加多了幾分威嚴。難怪黔首來到此處,總會高聲喊冤枉。

 一通打量之後,樊千秋的視線大大方方地落在了義縱的身上,對方的長相倒是與自己想象中相差不多。

 樊千秋對義縱這個酷吏早有耳聞,知道他在史書上是個行事毒辣的人,但這一年在長安有些施展不開。

 今日,他恰好可以來看看,這義縱這酷吏到底有幾分狠毒絕情?

 當樊千秋的視線四處漂移的時候,義縱也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眼前的這個私社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