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79章 既為酷吏,乃皇帝爪牙,何懼死哉?

 誣告?義縱心中冷笑不止,看著南皮侯又氣又惱的模樣,覺得很痛快。

 “本官明日還會審問從犯,諸曹亦會到場案驗人證物證,是非曲直極易一目瞭然。”義縱挺直腰桿道。

 “可是這人證和物證,以及那從犯,也可是樊賊作假,從頭到尾,均系誣告無疑!”竇良急忙駁斥道。

 “是不是誣告,本官說了不算,南皮侯說了亦不算,當由縣官決斷!”義縱再次把竇良的話頂了回去。

 在大漢律法當中,有上請之制,朝中重臣、公侯及公侯子嗣若犯“耐刑”以上的重罪,都由皇帝決斷。

 縣寺、郡府或者廷尉所能做的,只是將訴書、供書、爰書等文書和物證上奏給皇帝做根據。

 義縱把皇帝搬了出來,竇良雖然臉色仍然很難看,卻已再沒有剛才縱馬進院的趾高氣昂了。

 原因很簡單,他此刻亦被自己兒子的行為驚出了一身冷汗。

 剛才,竇良看過訴書之後,立刻就知此事並非誣告,因為竇桑林常用這樣的手腕解決事端。

 尋個藉口,帶人衝進去打砸,將別人的營生攪黃,再把人證物證遞到公堂,買通官員判案。

 而且,竇良還看出來了,對方也是用了類似的伎倆來應對,只不過用得更加爐火純青,更加得心應手。

 富昌社和萬永社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本該由他出面調和,可他圖省事交給了竇桑林。

 以前竇桑林也處置過類似的事情,每一次都能處置得妥善,哪知道今次竟落了個喪命的下場。

 更難辦的是,竇桑林縱奴哄搶市租的罪名一旦坐實,按照連坐之法,竇良也一定會受到牽連。

 往小了說,可能會被天子訓誡,還要交上一大筆錢贖刑;往大了說,搞不好會削爵除國,最終被貶為庶人。

 嫡子死了,竇良還可以從旁支過繼,而且他自詡金槍不倒,捨命地搏一搏,也許還讓家中年輕的妾室再生一個出來。

 可若是削爵除國,那可就全都完了。

 此刻,竇良要做的可不只是為竇桑林報仇了,更要保住南皮侯的爵位。

 天子審斷案件,靠的是訴書、爰書、供書和物證,想要讓竇桑林脫罪,關鍵就在這幾件東西上。

 所以,這些文書都得改!

 只要改了,竇桑林就與哄搶市租之事無關了,而那樊千秋就犯了私鬥殺人的死罪。

 竇良雖然平庸,可他畢竟出身於列侯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對刑案之事有那麼幾分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