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07章 你當遊徼,邊管治安,邊收市租!

 樊千秋與萬永社按照現在的定製,一年下來,想在清明北鄉淨收三百萬市租,也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包括啟陽鄉和清明南鄉,萬永社很快會南下,將這兩個鄉吃下來,要在這兩個鄉收齊,不是不可能。

 還有原屬於竇桑林其他七個私社所管的各鄉,樊千秋若能吃下,逐漸收齊市租,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是,這長安城內有十六個鄉,分給幾十個私社收租,這些私社可不是萬永社,怎麼可能收得齊呢?

 難怪義縱如此不悅,劉徹攤派下來的這筆錢不好弄啊。

 “使君,恕我冒昧,長安縣今年所徵到的市租為幾何?”樊千秋問道。

 “長安縣有十六個鄉一百六十個裡,今年所繳的鄉市市租計400萬錢。”義縱回答道。

 【長安城中到底有多少裡無定論,有史料說一百六十個裡,但有沒有包括外郭未有定論,我酌情引用】

 “為何這麼少?”樊千秋在心中計算了一下,平均下來,一鄉只能徵繳到二十多萬錢。

 “你以為每個鄉都像你們清明北鄉一樣,日日有那麼多行商往來?”義縱嘲弄地問道。

 “這倒是我想得不周全了。”樊千秋答道,“再者,為何這清明北鄉只有四個裡呢?”

 “一般而論,一個鄉當有二十里,但鄉里劃分標準乃戶數和口數,長安城內聚集人口多,鄉轄的裡就少……”

 “長安城外聚居的人口少,這鄉轄的裡也就多了。”義縱倒是非常耐心地解釋了一遍。

 “使君啊,那我可不可以這麼算,要收足明年八百萬的市租,關口在城內和北城郭?”樊千秋問道。

 “嗯,沒想到,你倒是精於算計。”義縱自矜地點頭道。

 “那長安城內,又有多少個鄉里?”樊千秋接著再問道。

 “十鄉三十六里,今年徵收市租為三百萬錢,明年就當上繳六百萬錢。”義縱想來已經盤算過了。

 “敢問使君,今日你與我說這市租之事,目的是為何?”樊千秋直入主題問道。

 “你是徵收市租的好手,此事交給你來辦,本官很放心。”義縱不避諱地答道。

 “使君,可是……”樊千秋還有一些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