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37章 縣令,這洗地,得學啊!

 樊千秋和趙德祿等了半個時辰後,義縱終於帶著一隊人馬匆匆趕到了。

 此刻,陰著的天又下起了濛濛的細雨,雨中仍舊有若隱若現的血腥味。

 這段時間,槐裡的地已經“洗”得差不多了。

 屍體被盡數抬往了甲字巷的娼院和鬥雞寮存放,傷者也送到了萬永社救治,滿地的鞋履破布亦被撿拾乾淨。

 除了甲字巷和丙字巷裡的娼院鬥雞寮仍大門緊閉外,各巷的門戶在萬永社子弟“勸說”下,全部都打開了。

 居住在閭左和閭右的黔首上戶們中的膽大之人,看到街面確已清肅,便鬼鬼祟祟地出來了,四處遊蕩觀望。

 整個槐裡,除了比平日冷清幾分之外,至少在面上恢復了常態。

 ……

 長安令義縱一共帶來了三百巡城卒,如此興師動眾,還是被“槐裡有人作亂”的消息驚到了。

 也難怪義縱如此大張旗鼓,因為從頭到尾,樊千秋都沒有向他透露過今日之事任何一個細節。

 從長安縣寺到槐裡這一路上,義縱很是焦急,他生怕到時已是不可收拾。

 因為處置刁民作亂是極敏感的事,並不能像對付豪猾大族那樣直來直去。

 太輕了不足以威懾刁民,太重了又容易引起更大的民亂。

 反而是豪猾大族更惜命,只要曉之以利,不會死報一團。

 所以,當義縱帶人來到槐里閭門外,見到樊千秋與趙德祿站在門下時,他心中頓時才長吁了一口氣。

 看來,這“民亂”規模不大,至少也已被樊千秋摁住了。

 但是,義縱的心還沒落到肚子裡,便看到樊千秋那身蓑衣上沾滿了血,趙德祿臉上和手上亦有血汙。

 這血量,可不是死一兩個人的量,這酷吏的心立刻沉了下去。

 義縱抬手讓巡城卒留在閭門前的官道上,而後,他走到了樊千秋面前,亦不說話,只是上下打量著。

 看完了樊千秋又看趙德祿,看完了趙德祿又看閭門裡,看完了閭門裡又看了看桓牆上的萬永社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