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40章 劉徹:樊千秋瞞報1億市租?要造反嗎!?

 槐裡這場風波,很快便在長安城傳開了。

 一時間,朝野震動!

 一日死傷七八百人,不管是由何種原因引起的,在如今的大漢,那都是一件能捅破天的大事。

 雖然在長安縣令隔日貼出來的佈告上,將此事定性為“明為請願,實為行亂”的大案,但民間自有一番說法。

 在槐裡那些普通黔首繪聲繪色的演繹傳播之下,這一日的風波越傳越離譜。

 “萬永社徵收娼租和賭租不順,藉機生事,設計搏殺娼寮子弟,掃除障礙。”

 “萬永社社令樊千秋看上了一個娼妓,索人不成,便惱羞成怒,公報私仇。”

 “娼院子弟原本只想上書進言,豈料有人飲酒過度,誤殺求盜,引來天罰。”

 這些傳言多多少少沾著點真相,卻也有臆斷的成分,讓人想信又不敢太信。

 不過,不管是哪一條謠言,都與萬永社社令、長安縣寺遊徼樊千秋有關係。

 在這次的風波里,再也沒有什麼皇帝、列侯和朝臣來與他爭搶風頭威名了。

 整個長安城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男女老少,終於記住了樊千秋這個名字。

 樊千秋和萬永社的威名,自然又在清明南鄉、清明北鄉和啟陽鄉等處最盛。

 而三鄉里最心驚膽戰的,是生活在閭右的豪猾上戶:他們終於看出了端倪,這萬永社和樊千秋,是來者不善。

 不用串連商議,大部分豪猾便明白要暫時夾起尾巴,不要招惹到這尊殺神。

 在這新鮮出爐的殺名的掩護下,在三鄉徵收賭租和娼租之事實行得格外地順利。

 正月初十,是第一次收娼租和賭租的日子,按照之前定下的成制,本該是由萬永社安排子弟親自上門去徵收。

 但這一日的卯時,閭巷門才剛剛打開,三鄉存活下來的院主和寮主,一個個就在萬永社三個堂口前排好了隊。

 而後,他們便爭前恐後地將準備好的娼租和賭租交了上來。

 那熱鬧非凡的場面,不像是交租,反而像領賞。

 短短几個時辰,登記在冊的娼院和鬥雞寮,七成都交了市租,甚至還有機靈的院主和寮主,想要再多交兩成。

 至於無動於衷的那三成娼院和鬥雞寮,不是還想要從中作梗,而是死了家主:正是李去病那些替死鬼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