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43章 劉徹:別拿太后壓朕,朕不當媽寶男!

 “陛下下詔便可。”得了實惠的田蚡很謙卑地答道。

 “前年馬邑之圍,勞師糜眾,無功而返,朕深感不安……但是,匈奴始終都是大漢和朕的心腹大患……”

 “匈奴一日不滅,則大漢一日不得安寧,朕亦一日不能安寢,今年,朕還想再出兵徵匈奴,以期得全功。”

 劉徹作痛心疾首狀,提及“不得安寧”“不能安寢”的時候,竟然還半真半假地從眼中浸出了幾滴眼淚。

 皇帝自然擁有漢軍的調兵權,可發動一場戰爭,並非調兵即可,輜重糧草和牛馬卒役才是取勝的大關口。

 不是劉徹隨意地下一道聖旨,幾十萬大軍便可以在邊塞集結的,而是需要整個朝堂上下一心,共同謀劃。

 這樣一來,皇帝只能是戰役的發起者,而謀劃這戰役的核心卻在百官之首丞相及具體領兵的諸多將軍上。

 “陛下……既然馬邑之圍勞師糜眾又無功而返,那恐怕就意味著如今不是伐匈奴的好時機,當再等一等。”

 “朕已等得寢食難安了,再等下去,就要鬱郁得疾了,丞相不願看到此事吧。”劉徹半玩笑半認真地道。

 “是老臣孟浪了,只是七國之亂後,黔首安居樂業不過二十載,輕啟兵鋒,恐怕不得民心。”田蚡勸道。

 劉徹暗自冷笑,恐怕不是尋常黔首不願輕啟兵鋒,而是你田蚡及你身後的那些擁躉,不願意輕啟兵鋒吧。

 一旦漢匈大規模開戰,勢必有戰將循吏脫穎而出,他們自然會朝堂上佔據一席之地,很多人就得要讓位。

 以田氏一族為代表的朝堂上的固有勢力,自然不願意地位被動搖,更不願意與新生的軍功集團分享權力。

 所以,田蚡這些人不支持皇帝討伐匈奴,考慮的根本不是民心和民生,而是自己的榮華富貴和權勢長久。

 這才是他們三番五次阻撓劉徹發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