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47章 樊千秋授屠龍之技,終於簡在帝心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乃人心一統,此事縣官已經做了……”

 “貨值一統,當禁私錢,平準且均輸,此事不能急於一時……”

 “朝權一統,當虛相權,行中外朝制,此事乃是燃眉之急……”

 “天下一統,當逐匈奴,定甌越西羌,此事應徐徐而圖之……”

 樊千秋每講“一統”,都會立刻具體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方略,有些是抄劉徹本人的,有些是抄朱明韃清的。

 【此處被夾了一小段,大概就是還教了一些後世的基本國策,大家自行腦補吧】

 總之,多少對今日的朝堂和朝政都有一些用處,而且新穎出奇。

 樊千秋講得過癮,劉徹聽得也過癮:正好全都搔在了他的癢處。

 當然,除了過癮之外,劉徹更多的是驚奇。

 一面是樊千秋所講的少數事情,是劉徹思量考慮過的,只是還未想得那麼具體而已,樊千秋似乎很知聖意。

 另一面是樊千秋講的多數事情,是劉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怎麼聽也不像出自《公羊轉》或《韓非子》。

 於是,在過癮和驚奇之外,劉徹多了幾分懷疑和提防。

 樊千秋一口氣講了小半個時辰,停下的時候,外面的雨都已經停了,而積攢在天空許久的烏雲也漸漸散去了。

 劉徹對這半個時辰的“君臣奏對”總體滿意,若不是樊千秋有他用,定然是要招入光祿勳當個郎官以備諮詢。

 罷了,此子還年輕,言行有時太過孟浪剛猛,放去當個郎官屈才了,暫時留在外朝才更能發揮出爪牙的作用。

 除此之外,劉徹還有一個私心,他不想那麼早在此子面前露出真容。

 如此一來,此子做的許多事情,便與他沒有直接的關係了,若是到了不可挽回之時,那他還可將一切都抹掉。

 建功立業自然需要人才,可是,他劉徹才是大漢帝國唯一的未來。

 “你所說的這些事,本官會一一向縣官奏報,不會隱瞞藏私,你放心。”劉徹說道。

 “下吏信得過使君,有勞使君了。”樊千秋心中的愉悅更多了幾分,此番言論被皇帝知曉,定能簡在帝心了。

 “本官今日不能久留,先不談這些務虛之事,還是先定下剛才所議之事。”劉徹說道。

 “不知使君所提的是何事?”樊千秋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