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58章 悟了!斬草要除根,滅門不留後!

 廷尉寺的形制佈局與長安縣寺相仿。

 區別在於在正堂的後方,背靠背修這一間規模較小的“後堂”,專門用來給廷尉正審理案件。

 廷尉是整個大漢最高的司法機關,權力非常大,是實權部門。

 廷尉不只總掌天下刑獄冤案之事,還可在皇帝授意下直接審訊百官公卿,甚至可封駁丞相和御史大夫所下的命令。

 寺中除了中兩千石的廷尉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屬官。

 千石的廷尉正,負責審訊郡國不能決斷的疑難案件和直訴案件。

 千石的廷尉左右監,專門負責率領廷尉卒緝捕嫌犯,算是武職。

 四百石的奏讞掾輔助決獄,審案時負責引用解釋漢律,給出審判意見,同時對接郡國上訴的疑難案件。

 三百石的奏曹掾負責廷尉寺向天上奏之事,側重於寫定奏書和爰書。

 廷尉寺中更有十六名二百石的廷尉史,專門協助廷尉及廷尉正處置審理案件,或前往郡國地方審訊特殊的案件。

 除此之外,還有百石的廷尉從史和廷尉文學卒史,以及不入流的廷尉書佐、官醫、獄卒、廷尉卒等小官小吏。

 在這些官員之中,廷尉正自然是除了廷尉之外,最為重要的官員,有時候遇到了疑難大案,還可以與廷尉爭辯抗論,提出不同意見。

 ……

 張湯回到廷尉寺之後,立刻馬不停蹄地來到了前堂。

 這半個月,廷尉張禹患病告歸,所以張湯可代行廷尉的職責,否則他便要去後堂審理此案。

 他在正堂落座之後,重新拿出了陳情訴書從頭到尾讀了起來。

 因為心情平和了許多,張湯這次讀得更加細緻了,所以他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蹊蹺和端倪。

 這訴書的文理實在過於通順了,絕非尋常五錢便可代筆的書手可以寫出來的,倒更像是出自於經年老吏之手。

 除此之外,這訴書多是沒有根據的抒懷,卻缺少詳實的陳述和證據,細細看下來,不是那麼靠得住。

 想到這些關口,張湯心中的疑惑更重了一些,難道此案的背後真的與田勝和田蚡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