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67章 向我學兵法?你衛青敢學,我可不敢教!

 小半個時辰之前,樊千秋在衛青的“護送”下,離開了廷尉正堂。

 公孫敬之立刻回去向義縱上報樊千秋脫困之事,簡豐要去料理稚的後事,豁牙曾亦有事情要辦。

 加之衛青今日未帶隨從,所以待公孫敬之幾人離開後,便只剩下樊千秋與衛青二人單獨相處了。

 起初,樊千秋還想著該如何開口,將衛青“誆”到萬永社坐一坐,沒想到衛青主動提起了此事。

 原因倒也簡單,衛青說的是“乃縣官口諭,要衛青護送樊千秋回到萬永社,方可回未央宮覆命。”

 樊千秋心中暗喜,情不自禁地連說了好幾次“君恩浩蕩”,才與衛青並轡而行,朝萬永社趕去。

 二人行在路上,樊千秋自然有不少事情想問,可卻又不得不壓制著內心的驚喜,作波來不驚狀。

 畢竟,此刻的衛青是未立尺寸之功的建章監,麾下不過五百從中騎,在朝堂和長安都籍籍無名。

 樊千秋此時若表現出過份的熱絡和討好,反而有阿諛奉承的嫌疑,進而引起衛青的輕視和不屑。

 於是,樊千秋便只能有一搭沒一搭與衛青談論著關中一帶的風物,並未涉及到大漠和匈奴之事。

 史書上,對元光五年之前的衛青其實著墨不多,只提到他曾被館陶公主派人襲殺,差一點殞命。

 所以,經過這小半個時辰的攀談,樊千秋對衛青也有了直觀的瞭解:謙和守禮、誠以待人、有城府、無歹意。

 倒是和史書上呈現出來的形象並無二致。

 距離萬永社總堂還有一里路時,衛青忽然放慢了前行的速度,竟然主動將話題引到了要緊之處。

 “樊社令,實不相瞞,我其實已經與你見過一次了。”正騎在馬上的衛青自然而然地笑著說道。

 “哦?敢問將軍,不知在何處見過我?”樊千秋聽罷倒是有一些驚訝。

 “我時不時會出入清明河沿岸的鄉市裡市,採買馬秣藁芻,有一日恰好見到樊社令,印象深刻。”衛青笑道。

 “不知下官那日做了何事,竟讓衛將軍印象深刻?”樊千秋也笑了,他以為衛青見到了自己整肅街面的狠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