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73章 朕只希望衛青獲得大捷,其餘人當為墊腳石!

 “這馬具屬於兵器,當由少府的考工來打造,少府雖是內廷,可仍不能繞過丞相……”衛青疑惑地說道。

 按照大漢的成制,皇帝的意志最終是要通過“策書”“制書”“詔書”“戒敕”這些實物來加以實現的。

 這些被籠統稱為詔令的文書必須逐層往下傳達:從三公到九卿列卿,從九卿列卿到郡縣,從郡縣到鄉里。

 一般而言,皇帝的這些詔令是不能越級下達的,皇帝更不能直接插手朝堂上下的具體政事。

 這便是黃老道學“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由來。

 在這種思想的潛移默化之下,皇帝在權力金字塔中的地位被虛化,百官之首丞相的地位則被無限地抬高。

 平時,劉徹想推行什麼政策,都要先召集百官公卿到前殿來集議,經過充分議論後,才能擬成詔令下發。

 如果哪一日劉徹直接下發詔令,而丞相不同意,便可以直接封駁,並美其名為“糾正”皇帝的錯誤決策。

 與之相反的是,丞相因為可以決定百官升遷,倒是可以直接向九卿和郡縣下達命令,受到的掣肘非常小。

 從春秋戰國開始,少府便是內廷衙署,所職掌的事務多是皇帝天家的私事,因此,算是皇帝的近臣內侍。

 但是,少府畢竟是九卿之一,仍然要受到丞相的制約。

 皇帝想修幾座宮殿,想擴建上林苑,想充實一下後宮,想吃頓好的穿點美的,倒也可以直接向少府下令。

 但皇帝想大量打造兵器,增加御馬監養馬的數量,招募更多的宮廷衛士,若不經過集議,丞相定會封駁。

 劉徹沉默著思考片刻後,終於站了起來,心中已經有了一個迂迴的主意。

 “你剛才說,這馬具乃是兵器,所以當由少府的考工打造?”劉徹問道。

 “諾。”衛青點頭答道。

 “無鋒無刃,怎麼可能會是兵器呢?只不過是尋常的馬飾罷了。”劉徹笑道。

 “馬飾?陛下……”衛青仍雲裡霧裡,他對朝政中的勾心鬥角暫時還不熟練。

 “今年是朕登基的第十年,朕今秋想在上林苑舉行觀兵,為壯君威,朕想造一批馬飾,你看如何?”劉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