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196章 劉徹:樊千秋今日無法無天!明日豈不是要造反?

 這主父偃如今已六十有三了,在其六十歲之前都窮困潦倒,甚至到了食不果腹,乞貸無門的地步。

 不管是何人淪落到這田地,多少能引來旁人的唏噓可憐,但這主父偃與眾不同,他堪稱人見人憎。

 原因簡單:此人心胸狹窄,善於機辯捭闔,而且博學多才,總是在當堂辯論中,逼他人啞口無言。

 加上尖酸刻薄和貪財無德,在其故里齊地極不受儒生待見,只能北遊燕趙之地,可仍是處處碰壁。

 幾年前,主父偃來到長安,想要簡在帝心,便去結交衛青,衛青不勝其煩,只好向皇帝舉薦了他。

 可是,皇帝並未召見主父偃,他只能破釜沉舟,直接通過公車司馬向皇帝上書,最終才一鳴驚人!

 而後,皇帝在宣室中見到了主父偃,與其奏對數次,因賞識其才華,一年連續四次拔擢了主父偃。

 主父偃從六百石的郎中直接升為了比二千石的中大夫,這速度無人能及。

 至此之後,主父偃也就成了皇帝的智囊之一,常常入宮到御前奏對。

 義縱是外任做實務的長安令,雖然權力更實在,但在御前難免要被主父偃這些文學侍從評頭論足。

 尤其是這主父偃,仗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出言尖酸刻薄,不留任何情面,幾次讓義縱下不來臺。

 所以,義縱對這老叟自然極為不喜,常常是前腳才見了面,後腳轉過身便要詛咒對方“何不早死”。

 此刻,義縱一聽主父偃也在宣室殿,自然就覺得非常不悅,甚至想要換個時間再來面聖。

 可天子有令,義縱又怎麼能推阻呢?他心情平復片刻之後,就跟著荊朝宣室殿走了過去。

 很快,義縱就跟著荊來到了宣室殿門前,此時,那兩扇厚重的殿門正敞開著。

 在天上翻滾的烏雲比先前又厚重了一些,申時剛過不久,天色已暗如薄暮了。

 至於宣室殿裡的宮燈更是提前被點亮了,散出昏黃柔和的光。

 義縱站在殿門處,藉著這燈光,看到皇帝和主父偃正在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