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 作品

第228章 今日廷議,樊千秋給機會,朕得中用啊!

 尤其是那些被田蚡一手拔擢起來的官員,不管出眾還是平庸,他們心中隱約都有幾分不妙,心中惴惴不安之感愈演愈烈。

 午時整點,天空中不知道從何處飄來了一片極厚極重的烏雲,將爬到穹頂的日頭完全遮住,向大地投來了一大片的陰影。

 可是,哪怕有了這陰影的遮掩,氣溫卻沒有絲毫的降低,反而越發悶熱起來,逼得人身體裡的水像油一樣不停地往外冒。

 這時,如同風乾的束脩一般杵在地上的朝臣們,終於微微地抬起了頭,蹙著眉頭,虛著眼睛,小心地向那片烏雲看過去。

 這烏雲就像是天子之怒,裡面到底藏著狂風暴雨,又或者只是徒有其表?無一個人能猜得透。

 但是,眾人倒是將其中的一件事看得清清楚楚了,那便是田蚡這個炙手可熱許多年的“日頭”,今日要被烏雲給遮住了。

 只是不知道,這日頭只是會被遮住一時,還是會被遮住一世呢?

 當眾官員以同一個角度抬頭看著那片烏雲的時候,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內官荊跑到殿前臺階上:“皇帝宣眾卿上殿廷議!”

 所有的官員連忙又以同一個頻率把頭低了下去,而後就全部拖長了聲音,非常整齊地回答了一句“諾”,再沒有雜聲了。

 短暫的凝滯之後,左右兩列官員分別就在竇嬰和韓安國的帶領之下,一個接一個地登上臺階,脫履走進了空曠的未央殿。

 不管排在前還是後,進入未央殿正堂的這些官員,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跪在玉階下的丞相,第二眼看到的才是玉階上的皇帝。

 他們腦海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四個字——階下囚!

 放在此處,當真非常貼切了。

 原本還算整齊的隊伍立刻出現了一陣極輕微的顫抖,不少人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這些人都是田蚡的門生故吏。

 待所有朝臣全部進殿後,未央殿那兩扇極大的院門“嘎吱——”一聲就被郎官合上了,引來不少人回頭極驚慌地張望。

 天色本就已經陰下來了,此刻又破天荒地關上了門,這抬梁式結構的未央殿顯得更暗,兩側的許多角落更是一片漆黑。

 “臣等問陛下安!”在竇嬰和韓安國的領帶之下,眾朝臣齊刷刷地向天子下拜,連續三次行禮稽首,無人有絲毫怠慢。

 “眾卿平身。”劉徹坐在高出殿中一丈的皇榻上,冷漠無情地俯視著跪在殿中的眾人,聲音平淡無奇,卻又非常冷漠。

 “諾!”眾朝臣再次稽首,這才終於抬頭和起身,各自按照現在的順序,坐到了榻上。期間沒有混亂,甚至沒有出聲。

 這些禮儀是為官之人必須熟練掌握的,他們在第一次上殿參加廷議之前,都會得到資深郎官提前教授,以免出醜失儀。

 今日來到這未央殿的朝臣,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廷議了,這一套禮儀自然非常熟練。

 眾人坐定,一時有些沉默。最近這些年來,廷議往往由丞相田蚡來領起。但是此刻丞相跪在玉階之下,又怎可領起呢?

 於是,這偌大的未央殿中,自然有些沉寂。

 與朝臣們的惴惴不安不同,看似平靜的劉徹非常愉悅,他等待今日很久了。

 他亦能感覺到殿中這份寂靜有一些壓抑,更能猜測到朝臣心中的惴惴不安,但他故意沒有發話,而是用沉默拷問眾人。

 劉徹也藉著這個機會,觀察朝臣臉上那細微的變化。

 此刻,該來的朝臣全都來了。

 右列,站在最前面的是中等身材的御史大夫韓安國,他今日定然給田蚡通風報信了,此刻卻面色如常,絲毫不見慌亂。

 第二個是太常宣平侯張定,其先祖是漢初的趙王耳,因受部下在白登之圍刺殺高皇帝之事被除王位,進而轉封宣平侯。

 張定是一個才能平庸之輩,能當上九卿之首的太常,靠的完全是謹小慎微和不犯錯,當然,估計也沒少給田蚡送厚幣

 太常執掌的權責非常龐雜,不僅要管宗廟祭祀之事,還要管儒學宣教之事,更要管長安周邊的諸陵縣,堪稱位高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