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握沙場 作品

第38章 極品文玩核桃?

 它起源於漢隋,流行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因其獨特的外形而具有醫療價值和藝術價值,進而具有收藏價值。

 文玩核桃要求紋理深刻清晰,兩隻核桃紋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當,經把玩後變的絳紅圓潤,包漿光澤如玉如瓷,因而具有一定價值。

 清朝時期,乾隆皇帝曾賦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湧,何年是白頭?”

 文玩核桃之風也藉此達到鼎盛,被當時朝野文人歸為“四雅”(核桃、鳥籠、扇子、葫蘆)之一,為無數官員們所喜愛。

 清朝末期,把玩核桃之風更勝往日,有當時的民謠說:“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

 師萱萱拿了一對把玩了一下,但她手掌玲瓏小巧,把玩不開,起碼也要小几個尺寸的。

 師連坤見到後眼睛一亮,道:“萱萱,你爸應該會喜歡,不如挑一對回去,今日也不算白來一趟。”

 “也行。”師萱萱看向陳啟平道:“陳啟平,你幫我挑一對。”

 師連坤心中一滯,差點背過氣去。

 什麼情況?

 女婿給老丈人選禮物嗎?!

 “文玩核桃我沒什麼鑑賞,選不好不要怪我。”

 “沒事,我比你更不堪。”

 這侄女是把他這個大活人當木頭柱子嗎?

 不會問問看我的意見?

 師連坤內心活動十分豐富,都能湊一桌打麻將了。

 陳啟平開始上手,給咱岳丈挑禮物,可不能含糊,起碼得是這裡最優品質的。

 總共數十對文玩核桃,他每一對都把玩了一下,看著在試手感,其實是在一一鑑別它們的年代。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這幾年才製作的,唯有兩對有些年份,不過也就數十年時間。

 “老闆,還有其它的嗎?”

 “有是有,在後頭籃子裡,幾乎都不成對,你自個去挑就是。”

 陳啟平還真就去挑了挑。

 結果發現兩個殘破的文玩核桃帶給他極大的驚喜,能量滾滾,一看便是上了年份。

 比之宋代還要更久遠一些。

 唐代的文玩核桃?

 這也太久遠了吧,居然能保存那麼久。

 他把這對文玩核桃拿了出來,但其他人看到後紛紛嘲諷,“小兄弟,這玩意都破損成這樣了,你也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