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事情經過

孟月娥的丈夫叫李國慶,是阿里斯特化工集團的會計主管。

 阿里斯特化工曾經是華陽縣最大的一家國有企業,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生產的是農藥以及醫藥中間體。

 巔峰的時候,年產量達到了二十萬噸,在整個亞洲排名第一。

 按理說這種壟斷性高汙染的企業盈利頗豐,但在2010年之後幾乎是連年虧損,在企業民營化的前夕,負債率高達百分之300。

 李國慶身為公司的會計主管,也瞭解整個公司的運營機制,說好聽點是因為產品競爭力不好經營不善,說難聽點就是阿里斯特化工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也就是東海市現任發改委主任楊磊一手導致的。

 楊磊操作的方式也非常的普通簡潔。

 首先就是吃空餉。

 李國慶每月需要偽造的空餉金額達到了170餘萬元,包括楊磊的兒子楊瑞,楊瑞的女朋友們,還有楊磊的一些親戚。

 第二就是跟第三方外包公司簽訂的合同,外包公司以3000元的月薪招聘管理人員,而阿里斯特與第三方結算的月薪都在萬元以上,多出來的數額,楊磊拿九成,第三方外包公司拿一成。

 第三條比較隱蔽,對國有資產進行低估以侵吞。

 阿里斯特化工集團在完全民營化之前,曾經搞過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2016年的時候,阿里斯特化工集團增資擴股,分兩個標段將註冊資本從一億元增至一億兩千萬元,每個標段各增加註冊資本一千萬元,而在這個標段引入一名投資者,投資者擁有阿里斯特化工大概百分之八的股權。

 而每個標段的價格大概是3000萬元。

 這就意味著阿里斯特化工整體估值三億五千萬。

 然而阿里斯特化工的真實估值接近六億元人民幣,多出來的兩億五千萬被楊磊與兩個投標人給侵吞了。

 “孟經理,對阿里斯特化工的資產進行評估是東海市市政府牽頭,由華陽縣縣政府協助,基本上是公開進行的,怎麼可能會有兩億五千萬的漏洞?”宋思明攤了攤手。

 阿里斯特化工集團改制的時候,宋思明剛好是東海市電視臺的記者。

 因為當時省裡對國有企業混合性改制比較重視,東海電視臺也特意做了專題報道,宋思明作為新媒體專欄的記者,也曾經做過採訪。

 “宋主任,當時阿里斯特集團買了一塊地,投資兩億元修建化肥產業園,而在掛牌日前,楊磊強制我的丈夫將這個化肥產業園改為在建工程,估價時只評估了1000萬的土地價格,而產業園的廠房,設施,人才培養,預期的收益等等全都未計算進去。”孟月娥條理清晰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