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墨 作品

第 126 章 找到了

 她看那麼多,擔心放不住,就都洗乾淨、切了晾曬出來做蘿蔔乾。

 南方不是北方,冬天雖然沒有北方冷,但菜是真不經放。

 溼度太大,還沒到最冷就壞了。

 所以南北兩地冬天的菜存儲也是有講究的,北方從地裡拔了直接放地窖,南方則要迅速製成各種鹹菜或者是醃菜。

 王蔓雲去年還用雪裡紅做了不少酸菜壓在罈子裡,今天只能吃素,不見葷腥,她打算晚上用雪裡紅酸菜做個美食。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採點野菜,吃點東西,眼瞅著就下午三點,該回去了。”葉文靜其實還不太想回去,但看了看手錶,只能無奈出聲。

 “改天我們多帶點吃的,在江邊找個合適的地方真正野炊一回!”張舒蘭也有點捨不得馬上回去,她現在的工作不忙,經常是單位跟大院兩頭跑,空閒時間比較多,但今天安排檢查憶苦飯她得參加。

 不想回去也得回了。

 “行,改天找個時間來野炊。”王蔓雲見葉文靜跟張舒蘭都打算回,也站起身,看了看地上自己寫的羅卜乾製作步驟,笑了笑,用腳把那些黑色的字抹去。

 隨著字跡越來越模糊,她突然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腦子裡出現了那個一直找不到異常的布娃娃。

 那個布娃娃在她手裡拆卸又縫合過好幾回,對於那個布娃娃,她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哪怕就是閉著眼睛,她也能回憶起所有的細節。

 “小五,走了。”

 就在王蔓雲腦子裡高速運轉時,葉文靜的聲音突然響起,打斷了她的思考。

 “嗯,回吧。”

 王蔓雲再次看了看腳下已經模糊到看不清楚字跡的一團黑,面色平靜地跟葉文靜他們回家。

 從江邊回到大院,並沒有耗費多少時間。

 回家第一時間,王蔓雲沒有慌亂,而是把揹簍裡的野菜全部倒出來用鹽水浸泡。

 這些野菜處理不好不僅不好吃,也不好洗,得小心對待。

 不然進口得刮嗓子。

 “媽,這野菜真能吃嗎?”朱英盛看著野菜上密密麻麻尖銳的小尖刺,有點擔心,甚至在想,要不要餓一頓肚子算了。

 “這叫蕁麻草,能吃,你別看它其貌不揚,但只要收拾得好,非常好吃,還有藥用價值,偶爾吃一頓,對身體有不少好處。”

 王蔓雲一邊解釋一邊用筷子把蕁麻草徹底壓進水裡浸泡。

 等水漫過蕁麻草,她才叮囑一臉好奇的小孩,“別亂摸,上面的刺扎到肉裡又癢又刺撓,難得,不過真紮了也不怕,趕緊用肥皂洗手,或者是用臭蒿搓揉。”

 “知道了。”

 朱英盛這才知道採摘這個野菜時,幾個大人為什麼不讓他們這些小孩動手。

 原來這野菜這麼厲害。

 “去跟趙軍他們玩吧,今天做飯不用你們幫忙。”王蔓雲讓孩子出門玩耍。

 朱英華跟蔡文斌還沒回到家就約著去了訓練場切磋,這會也就朱英盛跟在身後,但想著布娃娃的事,她覺得還是自己獨自一人比較好。

 朱英盛可不知道自己被嫌棄了,他原本也想出去找趙軍跟囡囡玩的,聽到王蔓雲的話,立刻開開心心地跑出了家門。

 王蔓雲這才洗了手上樓。

 主臥裡,擺放在縫紉機上的醜布娃娃正靜靜地看著王蔓雲。

 王蔓雲強忍著激動,快速走過去,拿起布娃娃看了起來,她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不是正確的,但在沒有任何頭緒時,有頭緒就是好事。

 醜娃娃是真的特別醜。

 這個醜是因為縫合的原因,也不知道周曉曉是為了節省布料,還是什麼原因,縫合在一起的布料很多都是不規則的。

 因為不規則,縫製在一起的布娃娃就像一個拼湊起來的易碎品。

 這個易碎品在不該有‘皺紋’的地方長了皺紋,不僅是頭很滄桑,就連身子與四肢也很有破碎感。

 王蔓雲小心翼翼捧起布娃娃,從正面,側面,後面,不同的角度打量,好一會,她才放下,然後找出紙筆在紙上勾畫起來。

 她在畫布娃娃。

 各種不同角度的布娃娃。

 畫完,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然後她拿著這張剛畫好的紙認真研究,從不同角度研究,根據角度的不同,她用另外一張紙再次勾畫起來。

 半小時後,根據布娃娃身上的縫合線,她得出了一張挺像地圖的成果。

 看著這東西,王蔓雲鬆了一口氣。

 先不管這東西對不對,能根據布娃娃身上的縫合線畫出地圖一樣的東西就是進步。

 王蔓雲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眼見時間不早,把剛剛的成果與紙、筆都收了起來。

 這只是一個角度的‘地圖’,還能畫出更多不同角度的,她需要時間來處理,但現在該做飯了,今天晚餐會有政治部的工作人員來家裡檢查,不能出任何的意外。

 朱正毅回家時,迎接他的不是濃濃的飯菜香,而是苦澀到沒法形容的奇怪氣味。

 這樣的氣味不僅僅是他們一家有,而是剛進家屬區,他就聞到了。

 瞬間他就知道自己今天忽略了什麼。

 他正擔心妻子沒有意識到今天是什麼日子,結果還沒進門,就聞到讓自己天靈蓋都快炸裂的氣味,他就知道自家沒出紕漏。

 就是他有點難以置信,平時做飯那麼好吃的妻子,怎麼能做出跟整個大院如此一致氣息的憶苦飯。

 “爸。”

 朱英盛早就回來了,看到朱正毅,立刻衝出了門,而朱英華也挺拔地站在院子裡。

 “還有十幾分鍾檢查的人就來了,你們等等,一會就能吃飯。”朱正毅雖然也聞不慣這特意胡亂做成的憶苦飯,但卻是不會嫌棄的。

 有食物填飽肚子就不錯。

 想當年,他們不僅要經常餓肚子,還得餓著肚子打仗,今天能有食物吃飽,他很知足。

 來檢查的同志很準時。

 幾乎是到點就到了朱家門口,朱正毅跟王蔓雲把人請進門,來人看了一眼牆上貼著的主-席像,又看了看餐桌上黑乎乎的憶苦飯,讚揚幾句就走了。

 家家戶戶都是一樣的配置,他已經懶得掀開鍋蓋看。

 等人走遠,朱英盛才興奮地跑回廚房,揭開鍋蓋,一股奇異的香氣撲進一家人的鼻腔。

 鍋裡的憶苦飯跟餐桌上的完全不一樣,不僅不難聞,甚至就連顏色也是翠綠翠綠的。

 “這……”

 朱正毅詫異了,他絕不允許弄虛作假。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天一早,王蔓雲的身邊已經沒有了朱正毅的身影,哪怕兩人昨晚折-騰了很久,起床號一響,朱正毅就起床收拾好自己去上班了。

 正常來說他的假期還有幾天,但因為在寧城得到了很多新的線索,加上軍區是輪休制,他剩餘的假期也就不休了。

 而是回了單位。

 其實特殊十年時期的春節跟所有時期都是不一樣的。

 我國不管是早期,還是後期,春節都是全國統一放假,只有十年期間不同,67年,也就是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因為那些人的原因,他們聯合起來號召破除舊風俗,過革-命化的春節。

 也就說這些人倡導人民群眾春節不回家,為了抓-革-命促生產,要把冬閒變農忙,調動全國的勞動力勞動、生產。

 因為這個原因,春節除了正常輪休的軍人,很多人是不放假的。

 跟平時一樣上班,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年初一,都需要上班。

 如果一家子女多的,分散在全國各地,那就別想過個團圓年,唯有住得近的父母與子女,還能在下班後聚在父母家吃頓像樣的年夜飯。

 今年朱正毅一家的春節過得還算不錯。

 不管是周家,還是朱家,家裡人幾乎都是軍人,才能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齊聚在一起。

 隨著朱正毅去忙工作,王蔓雲帶著兩個孩子也開始了忙碌,大院軍區雖然跟外面不一樣,沒那麼嚴,但有些東西也是一定要做的。

 比如家裡除了貼春聯、窗花,還要貼新的主-席像。

 幸好這些東西王蔓雲在去寧城之前就已經準備好,早上起床後,她就帶著兩個孩子把這些都貼好,他們家是在寧城過的年,晚貼一點也沒關係。

 貼完大紅春聯跟窗花,喜慶感瞬間上來。

 母子三人看著煥然一新的家,都非常滿意,就在他們吃早餐時,趙軍來了。

 同住一個大院,雖然兩家隔著距離,但誰家要是有什麼大動靜,還是很醒目的。

 朱家的春聯一貼,趙軍就知道幹奶奶一家回來了。

 一大早,吃完早飯,他就帶著三歲的囡囡跑來了朱家,兩個小孩背上還各自揹著一個小小的竹簍,看起來非常的可愛。

 “奶奶,小叔叔。”

 還沒進門,趙軍歡樂的聲音就傳進了家裡。

 王蔓雲跟兩個孩子放下碗筷,朱英盛是第一個衝出門的,不到一分鐘,他就領著趙軍兩兄妹進了門。

 “怎麼揹著小揹簍,這是要出門嗎?”

 王蔓雲一邊抓糖果給兩個孩子,一邊詫異詢問。

 “小五,你忘了,今天是年初四!”

 兩個孩子還沒有回答,葉文靜的聲音就在院子裡響起,晚來一步的她跟張舒蘭剛到。

 王蔓雲自己還真不知道年初四什麼情況,但她立刻迅速回憶,幾秒鐘後,在大腦深處找到了原主的記憶,原來這是一年一度全國集體吃憶苦飯的日子。

 這一刻的她覺得很幸運,幸好回來了。

 憶苦飯是每家在年初四這天都要吃的飯,不僅要吃,還會有人來檢查,要是查到哪家今天沒有吃憶苦飯,不僅要被口頭教育,還要寫檢討。

 要是哪家今天飯桌上有肉,那更是不得了。

 得被全軍批評。

 王蔓雲看一眼餐桌,為了養身體,他們家早餐一般都是雞蛋,小米粥,鹹菜跟青菜,沒有肉,這才沒有違規。

 朱英華跟弟弟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在蘇軍區過得太開心,他們也忘了今天這麼重要的事,幸好今天沒吃違規的食物。

 王蔓雲在察覺到自家沒問題後,才回答葉文靜的話,“我們是昨天剛從寧城回來的,這幾天在寧城事特別多,一時都忘了今天是年初四,幸好沒違規,你們等等我,我收拾一下就跟你們出門。”

 所謂的憶苦思甜飯那是越難吃就越能證明自己的誠意。

 做這樣的飯需要野菜、樹皮,加玉今天家家戶戶都要出門採摘野菜,難怪趙軍兩個孩子是這樣的裝扮。

 王蔓雲搞清楚原因,立刻行動起來。

 吩咐兩個孩子收拾碗筷,她回樓上換了套破舊的衣服。

 衣服看著是破舊,卻縫補得很好。

 雖然補丁多點,但乾乾淨淨,完全不影響穿,她也是看清葉文靜兩人身上的衣服,才明白今天不僅要吃憶苦飯,還得裝窮。

 穿得越樸素越好。

 十幾分鍾後,王蔓雲帶著兩個孩子跟葉文靜幾人出門了。

 出門前,他們除了帶上小揹簍,還帶了午飯。

 滬市是大城市,哪裡有多少野菜生長,要想採摘野菜,肯定是要出城,出趟城不容易,得自帶點乾糧才能防止中午餓肚子。

 “我們跟徐嫂子約好了在大院門口匯合,我們計劃好了,不去太遠,就沿著江往下游走,隨便找點能吃的野菜回來。”

 葉文靜一邊走一邊把情況說給王蔓雲聽。

 江邊有水,

野草、野菜生長得多,隨便扒拉一點都夠煮頓飯。

 要是實在摘不到野菜,割把野草也行。

 他們年紀大了,不想走太遠,更是不想去郊區的農村,說不定那邊的野菜也被摘得差不多,與其從郊區割把野草回來,還不如去江邊。

 “上次去江邊撈魚時,我好像看到不少野菜,品種還挺多。”

 王蔓雲也不太想出城。

 出城太遠,耗費的時間太長,要是公交車沒有座位,站一路,她估計自己挺遭罪,昨晚她跟朱正毅都沒想到今天要煮憶苦思甜飯,鬧-騰半宿,現在看著身體沒什麼問題,但卻不能長久的站立。

 “我現在有擔心,江邊離家近,估計跟我們一樣想法的人也多,以前看著很多的野菜,今天不一定還能採摘到。”張舒蘭笑容滿面地說了一句,然後就跟王蔓雲聊起寧城的情況。

 年前她拜託周衛軍幫自己去朋友家送年禮,也不知道送得怎麼樣了。

 王蔓雲聽完,不好意思道:“蘭嫂子,你拜託衛軍送的年禮已經送了,不過不是他親自送的,那兩天他腿又有點拉傷,就讓家裡的警衛員跑了一趟,對方回的年禮老朱昨天帶回來了,一會給你送家裡去。”

 這次周衛國一家跟周衛軍都沒有跟他們一起回來。

 周衛國是因為工作年限長,有十五天的年休假,好不容易回一趟寧城,他們一家肯定要好好陪陪家裡的兩個長輩。

 至於周衛軍,他腿傷還沒有好。

 回寧城除了多陪伴父母,也要養傷,所以這次也就沒有跟朱正毅一家回來,但卻是完成了張舒蘭交代的任務。

 張舒蘭眼裡閃過一絲遺憾,關心道:“衛軍同志的腿傷不是好得能正常行走了嗎,怎麼又拉傷了。”

 “一點意外,不過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