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九州 作品

第三十二章 走不通的路

 楊秋武發現,這條扶貧公路,要跨過一條小溪流。這條小溪流,是中緬兩國界河的支流。沿著這條小溪流,向下走過三十多公里,就可以到達兩國邊界的界河。

 再沿兩國的界河,逆流而上約五百米,就可以遇到,從緬國流出的另一條支流。從這條支流逆流而上十多公里,最終就可以到達,頌差盤據的大平原。

 當天,楊秋武就把這個想法,向連長凌博超報告,連長凌博超和指導員王弘文,在研究之後,凌博超笑著說道:"這是一條,不可能走得通的路!"

 指導員王弘文則笑道說道:"這根本不是路!"

 楊秋武回答道:"我們只有走不可能通的路,才能真正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呀,才能打頌差一個錯手不及呀!"

 凌博超表示贊成。

 於是,凌博超和王弘文,帶著楊秋武,向營屬工兵連的連長呂文林請教。

 呂文林用電腦,認真看了行軍路線之後,說道:"這條行軍路線,首先要從三十多米的公路,下降到橋底下的小溪。其次,從小溪到界河,要經過兩個,約五米落差的暴布。逆流而上,進入境外的小溪,再從這個境外小溪逆流而上,也要經過三個,約三至五米落差的暴布。此外,整個行程,有十多處地方,要進行加寬工作。這樣的工程,由我們部隊,最高效率地進行施工,也至少要七天時間。"

 楊秋武想了一下,然後問道:"我們先不看國內的情況,單單看在境外,從境外的小溪逆流而上,在晚上施工,十小時之內,能不能完成。"

 "理論上可以。"呂文林回答道:"但是,國內施工這段道路,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不被米國的衛星發現,是絕對不可能的。"

 "我們可以用探礦的名義,進行施工。例如,我們可以對外宣稱,當地發現了大型的鋰礦,這樣施工,就不引起別人懷疑了。"楊秋武說道。

 "就是你鬼點子多!"呂文林回應道:"我們現在,只是從地圖上地形,相當於紙上談兵。這是不靠譜的。如果真要走這條路,就必須到實地考察,才能有正確的結論。例如,看看水面之下,是否有深潭。"

 在凌博超、王弘文和呂文林,三位連級幹部的建議下,A集團軍派出了一支偵察分隊。隊長是趙俊傑,副隊長是凌博超和呂文林,成員包括楊秋武,還有七位特戰隊員。全隊穿便裝,對外則宣稱探礦小隊,前往當地考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