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劍 作品

第63章 交公糧

 2000來只雞辛辛苦苦一週的蛋就這樣沒了,但是馬上雞場就可以自己孵化小雞了,到過年的時候再養上幾千只雞還是比較容易的。 

 按照大隊裡的勞動力計算,平均每人每天收割玉米也就不到1畝地,男的負責割玉米,女的負責扒玉米,然後再把玉米棒子收進麻袋裡扛到底頭,再用馬車、牛車運到打穀場、大隊部等地方晾曬起來。 

 大隊也跟社員們商量過是不是要請收割機過來收,但是遭到了一致的拒絕,收割機不能完整的留下玉米稈,這可是冬天燒火的重要材料,碎草葉子不好儲存也不抗燒。寧可累點也要完整的收回來。 

 這裡面有一部分要作為牲口的飼料,要有人把玉米稈用鍘刀切碎再儲藏起來。 

 等到糧食晾曬的差不多了就收起來,麥子脫粒的過程比較容易,麥場上把曬乾的麥子鋪在地上,然後牛啊、驢啊,拉著碾子就一圈圈的走,然後麥粒就脫好了。 

 這樣的麥粒中的土含量、碎麥稈含量還是比較高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去除雜質。 

 在沒有手搖風車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都是用人力,用那種木鍁把麥子揚起來,利用風力來分離雜質。 

 以往這個活兒李劍垚的父親都是主力,非常的費胳膊,很多年後李劍垚的父親說肩膀頭子疼就是因為這個。 

 不過這次李劍垚決定要讓穀風車重出江湖,在姥爺家裡呆了一個星期,以大隊之前破掉的穀風車為藍本,直接做了三臺新的風車,即使沒有風也不耽誤幹活了。 

 姥爺因為這次的舉動不但得到了一週的滿工分獎勵,更是在全村老少面前露了回大臉,走起路來頭都是向後仰的。 

 有了這等利器,麥粒的篩選就輕鬆了很多,手搖的工作不但成年人用起來很輕鬆,就連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都特別愛玩,男人,總是會對一些圓形的或者球狀的東西沒什麼抵抗力。 

 玉米脫粒就難很多了,手動一千好幾百畝的玉米是不可能的,那手都得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