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劍 作品

第254章 鄭和島

 相當於國內一個小縣城的人口密度,島上原始森林密佈,大部分地區,沒有人類出沒的足跡。 

 二戰小日子也曾佔領過該島,向西可以輻射到馬來半島,向南可與加里曼丹島、印尼等地快速聯繫,向東北則是猴菲諸島。 

 該島又處於南海水道上,這個島的位置最適合做中轉站。 

 所以李劍垚相信如果小日子要埋藏寶藏,來不及處理的,這裡應該會一些。 

 登陸該島後,自北向南,李劍垚一路摸索。 

 見到了很多這些地方特有的物種。 

 怎麼說呢,之前看國家地理和動物世界之類的節目的時候就介紹過,如果一個島嶼獨立存在,那麼這個地方按照物種進化和物種隔離的原則,就會有一些獨一無二的動物。 

 比如,李劍垚就發現了一窩長著鬍子的野豬。 

 巴拉望須豬,野豬的一種,是猴菲特有種豬科動物,它只分佈於巴拉巴克島、巴拉望島和卡拉棉群島。 

 身體呈深灰色至黑色,頸部,軀幹和四肢都覆蓋著一些稀疏的黑色毛髮。 

 一道較長的淺色鬃毛沿著背部的中心延伸,在頭部和頸部的背面最為突出。尾巴上覆蓋著長長的黑毛,並在尖端有一個獨特的羽毛狀"長刷"。 

 雄性最大體長約一米五左右,體重最大300斤。 

 野豬一家四口,被李劍垚收進了空間裡,一家人整整齊齊。 

 沒指望吃他們,主要是這玩意長的跟張飛似的,爆炸鬍子,非常有趣。 

 而帶鬍子的野豬不僅僅有這一種,在南側隔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島,也就是婆羅洲,也有也有一種須豬,叫婆羅洲須豬。 

 婆羅洲須豬體型上比巴拉望須豬的體型要小一些,因為那裡更接近赤道,氣候更炎熱,除了植物高大,一些動物反而會更小一些。 

 婆羅洲須豬在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馬來半島、印尼諸島都有分佈。 

 可能兩種須豬的祖上是一家,但是血緣上有點遠導致了他們的不同。 

 還有猴菲鼠鹿,世界上最小的蹄類哺乳動物,因其長得很像倉鼠,所以叫鼠鹿。